[发明专利]户式辐射冷暖与新风高效一体化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874.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5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殷勇高;王远;张凡;吕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4;F24F7/003;F24F8/108;F24F11/77;F24F11/84;F24F11/85;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冷暖 新风 高效 一体化 处理 装置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式辐射冷暖与新风高效一体化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该装置包括冷/热水配水箱、蒸气压缩式循环回路、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回路、冷冻水循环回路和新风除湿/加湿模块。具有制冷模式、供热模式两种运行状态,在制冷模式下,向辐射末端供应高温冷冻水进行辐射供冷,同时利用除湿溶液在高温冷冻水冷却后对新风进行高效除湿,承担辐射末端的全部湿负荷。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部分冷凝热用于溶液再生。在供热模式下,使用同一套装置产生热水进行辐射供热,且向室内供应加湿后的新风且能够减轻室外蒸发器的结霜风险。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在夏季、冬季工况下高效运行的集成化空调机组来驱动辐射供冷/暖空调系统,提升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冷供暖和新风除湿再生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户式辐射冷暖与新风高效一体化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化已成为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而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中,为了实现节能的目的,往往需要牺牲部分的室内热舒适性,系统整体的节能性与舒适性难以同时满足,因此发展一种兼顾节能性与舒适性的空调技术至关重要。
辐射供冷/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空气调节末端,具有能耗低、热舒适度高、噪声小、节省建筑空间等显著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制冷工况下,由于辐射供冷末端本身不具备除湿能力,可能导致室内相对湿度过高,产生结露问题,因此常配合置换通风等方式引入除湿后的新风,使新风承担室内湿负荷与部分冷负荷。
对于户式的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末端一般通入热泵机组提供的18-20℃的冷冻水,相对于传统供冷末端7-12℃的供回水温度而言,明显提高了制冷系统的COP,因此在理论上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增加新风除湿模块后,由于16-20℃冷冻水的除湿深度不足,为了将新风含湿量降低至要求值如8-10g/kg,需要使机组维持一个更低的蒸发温度,以满足新风冷却除湿的需求。这一方式将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在辐射供冷末端冷源温度的基础上,为了对新风进行除湿而额外维持一个更低的冷源温度如6-8℃,降低了系统整体的COP,加重了系统的能耗负担。
2)新风除湿表冷器的回水温度较低一般为11-13℃,若直接通入辐射供冷末端,可能导致结露问题,并影响室内热舒适度,因此通常需要换热升温或直接与高温冷冻水混合后再通入辐射供冷末端,造成了冷源品位的损耗。
3)新风除湿表冷器出口的新风温度可能过低,直接通入室内将影响热舒适性,一般需要通过换热装置再热,或借助诱导送风等手段令新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再送入室内,造成冷源品位的进一步损耗。
因此,在制冷工况下,开发出一种能够基于高温冷冻水进行除湿的空调装置,并使该装置与辐射供冷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将对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升产生显著的有益效果。
不仅如此,由于夏热冬冷地区在夏季、冬季均存在空调需求,空调装置需要同时具备供冷、供热能力。而在实际应用中,供热工况下的辐射供暖空调系统往往与供冷工况下的空调系统相独立,例如在冬季使用辐射地暖系统,而在夏季为了避免结露问题而使用另一套机组来驱动传统的分体式空调,将导致机组闲置、夏季能效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户式辐射冷暖与新风高效一体化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