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杂色原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2415.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强;黄海洋;徐双双;丁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71 | 分类号: | C07F9/6571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色 酮衍生物 合成 芳基卤化物 硅胶柱层析 酮类化合物 选择性水解 中间化合物 反应收率 加成反应 碱性条件 室温条件 有机溶剂 苯基卤 季鏻盐 稳定型 有机相 溶剂 磷盐 萃取 羰基 溶解 下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杂色原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是以2’‑苯基卤代‑β‑羰基磷叶立德为原料,于室温条件下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溶解,在80~150℃条件下反应2‑6小时,得到磷盐中间化合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结束后萃取,收集有机相,溶剂旋干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磷杂色原酮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实现稳定型磷叶立德与芳基卤化物的加成反应和首次实现季鏻盐的选择性水解反应,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收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杂色原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色原酮化合物(Chromones)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杂环化合物,其结构中同时含有4-位羰基的氧杂六元杂环结构,具有广泛抗炎活性、细胞毒活性、介导DNA链切割能力和改变脂质的能力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生物学家和化学家们投入研究。磷杂色原酮化合物(Phosphachromones)作为色原酮的类似物也有望同样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由于该类化合物独特的电子性质和优异的稳定性,这类化合物已经成功应用到OLED光电受体材料(
2008年,丁贻祥报道首例磷杂色原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银(I)催化羟基质子迁移的炔基关环反应,该方法严重受限于底物的扩展,原料合成非常地困难,每一个底物的合成都至少需要六步反应(
2018年,资伟伟等人报道了利用轴手性配体[(S)-DTBM-Segphos]和金催化的炔基环化反应合成去对称化合成磷手性中心的磷杂色原酮化合物,该反应的过程与上述丁贻祥报道的方法类似,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选择性高ee值合成手性磷杂色原酮化合物。
近两年国际上对相关骨架类型的化合物申请了多个应用型专利,例如2017年美国专利局审批了苯并磷杂色原酮化合物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专利(Pub. No.: US20170244048); 2018年美国和日本分别审批不同类型磷杂色原酮稠环芳香化合物的在有机电子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专利(Pub. No.: US 20180069182; JP 2018154718):
。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新的合成策略来合成磷杂色原酮化合物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磷叶立德亲核性质的环化反应和选择性P-C键断裂的水解反应来制备磷杂色原酮类衍生物,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产率高、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磷杂色原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磷杂色原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2’-苯基卤代-β-羰基磷叶立德类化合物(I)为原料,于室温条件下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溶解,在80~120℃条件下反应2-6 小时,得到磷盐中间化合物(II),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结束后萃取,收集有机相,溶剂旋干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磷杂色原酮类化合物(III),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未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