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恢复废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方法及由其得到的产品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4233.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泉;王兴瑞;王晨晔;赵晨;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5/10 | 分类号: | B01J35/10;B01J38/60;B01J23/92;B01J23/30;B01J23/888;B01J37/34;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scr 催化剂 表面积 方法 得到 产品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恢复废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方法及由其得到的产品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将经粉磨处理后的废SCR催化剂与扩孔剂混合反应,之后将反应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和粉磨得到比表面积和孔容恢复的废SCR催化剂,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的废SCR催化剂,其比表面积恢复到65‑80m2/g,其孔容恢复到0.2‑0.29mL/g;可作为载体制备新的SCR催化剂;且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单,成本较低;由其制备得到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恢复的废SCR催化剂可用于制备新的SCR催化剂,降低了新SCR催化剂的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恢复废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方法及由其得到的产品和用途。
背景技术
我国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产生量巨大,目前约30余万m3/年。由于废催化剂中含有毒害元素,对生态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已于2016年被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SCR催化剂为V-W-Ti系催化剂,其主要组分包括80~85wt%TiO2、0.5%~1wt%V2O5、4~10wt%WO3等有价金属组分,以及SiO2、Al2O3等结构辅助成分。传统的填埋处理方式成本高,环境风险大,同时也造成有价资源的浪费。实现废弃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利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将废弃SCR催化剂通过酸洗去除其中的碱金属、碱土金属、铁等催化毒性元素,粉磨至一定粒度,然后作为钛钨粉重新用于新SCR催化剂的制备是废SCR催化剂循环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催化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原始的钛钨粉纳米颗粒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融合、长大,导致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变小。通常,废SCR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40-50m2/g,孔容0.1-0.2mL/g,无法达到新鲜钛钨粉的要求,难以完全替代新鲜钛钨粉用于新催化剂的生产,只能部分添加,添加量只能达到50%左右。这意味着处理1吨废催化剂将产生2吨左右的新催化剂,在目前国内脱硝市场增量趋于平缓的形势下,无法实现废催化剂的全部消纳,因此改善废SCR催化剂的性能对于提高制备新催化剂的过程中废SCR催化剂的添加量具有重要意义。
CN102266723A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及装置。在该再生方法中,对实际工业应用过的中毒SCR脱硝催化剂依次经过超声波预处理、去离子水水洗、扩孔剂浸泡、高温高压蒸发、活性物质活化以及煅烧工艺,以使催化剂能够再生利用,此方案采用的扩孔剂为乙醇、甲醇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但其处理效果不明显,且需要在250-290℃下水热反应,能耗较大。
上述文献虽然公开了一些回收废SCR催化剂的方法,但仍存在着制备过程复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恢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恢复废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方法,提高新SCR催化剂生产中废催化剂的掺加比例,对于提升废SCR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水平,降低新SCR催化剂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恢复废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方法及由其得到的产品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将经粉磨处理后的废SCR催化剂与扩孔剂混合反应,之后将反应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和粉磨得到比表面积和孔容恢复的废SCR催化剂,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的废SCR催化剂,其比表面积恢复到65-80m2/g,其孔容恢复到0.2-0.29mL/g;可作为载体制备新的SCR催化剂;且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单,成本较低;由其制备得到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恢复的废SCR催化剂用于制备新的SCR催化剂,降低了新SCR催化剂的制备成本。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恢复废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料机构、邦定机和上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