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耙斗链式成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4442.3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3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韩璇卿;陈旺;张立新;王志国;杨文涛;张琳琳;张益川;裴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璇卿 |
主分类号: | E02F3/08 | 分类号: | E02F3/08;E02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068163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式 成槽机 | ||
本发明涉及成槽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耙斗链式成槽机。一种耙斗链式成槽机,包括行走系统,所述的行走系统上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行走系统上通过过渡连接装置连接有取土成槽系统。本发明取土成槽质量高,钢板桩墙施工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槽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耙斗链式成槽机。
背景技术
成槽机又称开槽机。施工地下连续墙时由地表向下开挖成槽的机械装备。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建设工程中应用。作业时,根据地层条件和工程设计在土层或岩体开挖成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槽形空,放置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而形成地下连续墙体。
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快速提高,国家城镇化战略的迅速推进,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污水治理等居住和工作环境迫切需求,基础建设对于底下空间开发进入常态。为了保障基础建设过程中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和进度要求,钢板桩围护墙,及其和其他型钢类桩组成的组合桩墙,因其环保、快捷高效,被大量使用,且呈现逐年递增现象。但其施工方法和辅助工艺还停留在初期阶段,有待提升。
在地基基础、地下管道(管廊)、地下室等基础建设过程中,钢板桩围护或钢板桩与钢管桩等组合桩围护施工过程中,遇到硬质黏土、硬质粉质黏土、砾石层、全风化岩时,桩体难以打插入地层,需要采用设备进行地下取土作业,取出需要安插桩体位置地下空间内的土层。目前取土设备采用螺旋钻、旋挖钻。螺旋钻取土原理为螺旋钻杆旋转入土,通过螺旋页片把钻体直径范围内的原状土挤压输送到地面上,达到清空地层目的;旋挖钻取土原理是利用旋转杆前部安装的一个约1米高的圆桶状挖斗旋转切割土层,同时把切割下的土层装入挖斗桶内提升到地面倾倒,通过往返循环工作,达到清空地层目的。
螺旋钻取土时,因为钻杆受力不均容易倾斜、滑动,故钻孔圆之间难以相切施工,导致地层取土不连续,桩体位置土层仍然较复杂,影响桩体安插的效率和桩体成墙面的质量,严重时桩体仍不能够完成安插;同时对于砾石和全风化岩施工取土效率极低,对于硬质黏土、硬质粉质黏土需要多需要带水作业,对周边环境易造成污染。
旋挖钻取土时,为了保障挖斗不滑移,以免影响取土孔垂直度和施工效率,圆桶状挖斗取土孔之间需要留出间隙,因此造成取土孔和孔之间仍然留有一部部分原状土,同样影响桩体安插的效率和桩体成墙面的质量,严重时桩体仍不能够完成安插。
综上所述,因现有的取土设备存在取土不连续,影响桩体安插效率及成墙质量,同时现有设备工作效率低,难以保障诸如地下综合管廊此类工程进度的要求,大量投入设备时,成本显著增加,且环境污染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取土成槽质量高,钢板桩墙施工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的耙斗链式成槽机。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耙斗链式成槽机,包括行走系统,所述的行走系统上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行走系统上通过过渡连接装置连接有取土成槽系统。行走系统上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行走系统上通过过渡连接装置连接有取土成槽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安装于行走系统上,过渡连接装置连接于行走系统上,形成整体后所有质量落在行走系统上,并随行走系统移动而移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动力系统中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驱动动力系统中的液压部件工作,完成控制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璇卿,未经韩璇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筏基础建筑物联合纠偏方法
- 下一篇:井下挖掘机及挖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