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5457.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佰和;周天娇;周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电连接 充电变压器 金属电容 整流器 无线充电系统 金属导电板 充电机构 导电轨道 行车道 蓄电池 行驶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汽车底盘 升降机构 行驶过程 行驶里程 电缆线 底盘 嵌设 充电 平行 行车 电网 | ||
1.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道路铺设在行车道上的导电轨道和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下方的充电机构;
所述导电轨道包括两平行设于行车道中部并嵌设于路面的金属导电板,在金属导电板的外侧包覆有硬质塑料壳;其中,两金属导电板通过电缆线、变频器、变压器与电网电连接;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两金属电容板、充电变压器以及整流器;两金属电容板均水平设置并位于同一平面,且两金属电容板的宽度以及间距对应与两金属导电板的宽度及间距一致;两金属电容板通过升降机构与汽车底盘相连,所述升降机构与电动汽车的ECU相连,通过该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两金属电容板向下移动至与路面之间的间隙为1—10mm;两金属电容板的上侧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电连接;所述充电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整流器电连接,所述整流器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汽车底盘的下侧设有两个距离传感器,其中一个距离传感器的位置与金属电容板的位置相对应,两距离传感器均与电动汽车的ECU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设置,其活塞杆向下伸出并与一水平设置的绝缘传动杆相连,该绝缘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金属电容板相连;在电动汽车上还设有一液压油箱,在液压油箱内设有供油泵和回油泵,所述液压缸具有两组进油口和回油口,其中,两组进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供油泵和回油泵相连,两组回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相连;所述供油泵和回油泵也与电动汽车ECU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直线步进电机,所述直线步进电机竖直设置,并与电动汽车ECU相连,其输出轴向下伸出并与一水平设置的绝缘传动杆相连,该绝缘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金属电容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和金属电容板位于电动汽车后排座椅或后备箱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两金属导电板与电网之间还设有供电变压器,在两金属导电板与供电变压器之间还设有变频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板的宽度为5—10cm,两导电金属板之间的间距为30—8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导电金属板以行车道的中心线为中心线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壳的上侧面与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54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