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8622.9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付彬;徐兴然;彭怡;王柏彬;杨丹;杨春丽;吴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山东省实验动物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48 | 分类号: | C12Q1/68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亚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接 基因转录 检测 有效证明 套式PCR 生物技术领域 动物组织 检测分析 理论基础 细胞模型 致病机理 提取RNA 内源性 逆转录 转录体 人源 鼠源 细胞 治疗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RNA;将RNA逆转录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进行套式PCR,套式PCR完成后,对产物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通过对人源和鼠源细胞以及动物组织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到了Exon1的剪接,有效证明了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存在,Exon1的剪接,有效证明了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存在,对HD细胞模型中检测不到内源性敲入PolyQ转录体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为HD的致病机理的研究及其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不自主舞蹈样动作,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等。目前HD的致病原因被公认为是亨廷顿基因(Htt)上的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异常加长,导致编码的HTT蛋白构象变化,突变蛋白在神经细胞中积累,造成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并引发神经细胞死亡。
为了进一步研究HD的治病机理,并以此获得HD的治疗方法,HD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被广泛使用。目前,成功构的建HD疾病模型有很多。在细胞模型方面,基于iPSCs和ESCs的HD细胞模型研究较多,但其并不能完整反映HD的发病过程、及其发病过程中分化(功能)神经元细胞的内环境变化情况。基于此,申请人利用CRISPR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分化的神经元细胞的HD细胞模型(已申请专利,申请号 201810513348.9),该可以清晰地跟踪离体细胞HD发展的过程及其胞内环境的变化,提供了一种优良的用于改善和治疗HD疾病的药物或治疗方式的筛选平台。
申请人对该DNA原位敲入的HD细胞模型进行继续研究,在检测其RNA转录时并没有找到内源性敲入PolyQ转录体。随后申请人进行了多种尝试,如改变培养条件,添加谷氨酸、谷氨酰胺等,都没能够检测到内源性敲入PolyQ转录体。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申请人偶然发现Htt基因转录RNA Exon1或许可能存在内剪接现象,该现象或许影响了内源性敲入HD细胞模型Htt基因转录RNA的完整性(在RNA转录或成熟阶段选择性的剪接丢弃了有致病性的加长PolyQ片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检测到了Exon1的内剪接,有效证明了Htt基因转录RNAExon1内剪接现象的存在,为HD的致病机理的研究及其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RNA;
(2)将RNA逆转录得到cDNA;
(3)以cDNA为模板进行套式PCR,套式PCR包括先后进行的第一次PCR和第二次PCR,第一次PCR的上下游引物分别为F-F和F-R,第二次PCR的上下游引物分别为T-F和T-R;套式PCR完成后,对产物进行检测分析。
本发明的一种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步骤(2)中,RNA进行逆转录前,除去其中的基因组DNA。
本发明的一种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F-F碱基序列如SEQID NO.1所示;F-R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Htt基因转录RNA Exon1内剪接现象的检测方法,F-F碱基序列如SEQID NO.1所示;F-R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山东省实验动物监测中心),未经西南大学;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山东省实验动物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