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机侧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8064.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春;陈璇;张世龙;刘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L25/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胡丽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机 发射机 通讯处理 信道信息 场景 信号估计 斯基 噪声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方程组 应用 平坦衰落信道 算法复杂度 分解算法 结果接收 算法实现 天线阵列 有效抑制 分解法 有效地 求解 构建 算法 预设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发射机无信道信息MIMO场景下的接收机侧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平坦衰落信道MIMO系统模型;基于所述MIMO系统模型,在接收机侧采用MMSE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并结合预设的乔列斯基分解算法进行信号估计;基于信号估计结果接收信号。本发明针对发射机无信道信息的MIMO场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发射机无信道信息MIMO场景下的接收机侧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在接收机侧,采用有偏估计的MMSE算法,充分考虑了噪声的影响,算法中对噪声项进行有效抑制,在算法实现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乔列斯基分解法实现对方程组的求解,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能更有效地应用于未来大规模天线阵列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发射机无信道信息MIMO场景下的接收机侧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的信息社会,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与任何人或对象进行任何种类的通讯。
MIMO技术作为的一项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技术,其价值在无线通讯领域的早期就得到了认可,并且在信号与信息理论的发展推动下,越来越成为未来通讯发展研究的热点。
MIMO技术是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根天线,信号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多根天线发送和接收,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在MIMO系统中,一般在发射机处存在多根天线,在接收机处也存在多根天线,常见的MIMO系统有2x2、4x4、8x8等收发天线,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高频段射频资源的开发使用,MIMO技术可能应用16x16、32x32,甚至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通常情况下,MIMO系统的发射机依据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对所要发送的信息进行预编码,以改善MIMO系统的性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发射机依靠来自接收机的反馈获得CSI,这需要巨大的开销,此外,由于各种问题,比如信道估计错误、反馈延迟等,在发射机侧可利用的CSI并不理想,使用不理想的CSI可能导致降低MIMO系统的性能增益,因此,在某些场景下,有必要使用无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MIMO系统。
针对发射机无信道信息的MIMO场景,在接收机侧,当前一般采用ZF迫零法接收、SIC串行干扰抵消检测等技术,算法中采用杜立特尔分解实现对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然而,ZF迫零法接收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噪声的影响,所采用的杜立特尔分解算法复杂度较高等问题,SIC串行干扰抵消检测算法也存在复杂度较高等问题,不适合未来的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发射机无信道信息的MIMO场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发射机无信道信息MIMO场景下的接收机侧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在接收机侧,充分考虑了噪声的影响,算法中对噪声项进行有效抑制,降低算法复杂度,能更有效地应用于未来大规模天线阵列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发射机无信道信息MIMO场景下的接收机侧通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平坦衰落信道MIMO系统模型;
基于所述MIMO系统模型,在接收机侧采用MMSE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并结合预设的乔列斯基分解算法进行信号估计;
基于信号估计结果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构建平坦衰落信道MIMO系统模型的步骤包括:
假设信道矩阵H为M*N矩阵,N个天线发射,M个天线接收,N>1和M>1,假设M≥N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考虑N个流,每个使用不同的发射天线,符号到发射信道映射函数的特性为X=NT;
假设每个天线上的噪声相互独立,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复高斯分布,噪声n与发送信号X相互独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8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