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平衡校正去重刀具中对刀运行的监视系统及操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8141.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民;汤正良;孙守清;彭立伟;刘凤生;陈婷婷;李文峰;郑国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松林国际计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65 | 分类号: | G05B19/4065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底板 去重 刀具 不平衡校正 变形部 信号处理装置 传感单元 监视系统 力传感器 校正装置 受力端 信号线 支座端 显示器 操作工艺 去重切削 依次连接 正对设置 应变片 底面 顶面 磨损 悬空 监视 | ||
一种不平衡校正去重刀具中对刀运行的监视系统,包括去重校正装置、去重切削刀具、刀检传感单元、信号处理装置与显示器,其中,刀检传感单元包括传感顶板、传感底板与力传感器,传感顶、底板上下正对设置,传感顶板的顶面与去重校正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力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端、变形部与支座端,受力端与传感顶板的底面的中部相连接,支座端与传感底板的顶面的中部相连接,变形部悬空在传感顶、底板之间,变形部上设置的力应变片与力信号线的一端相连接,力信号线的另一端经信号处理装置后与显示器相连接。本设计不仅能即时反应对刀状况,提高不平衡校正效率,而且能监视刀具的磨损/断损情况,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平衡校正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不平衡校正去重刀具中对刀运行的监视系统及操作工艺,具体适用于能即时反应对刀状况,缩小应用局限性,以提高不平衡校正效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钻削校正去重刀具装置对刀和铣削校正去重刀具装置对刀,都具有以下缺点:现有装置的物理对刀距离H为定值,当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差、零件的端面和外径尺寸偏差及跳动偏差、零件装夹倾斜造成偏差时,会加大零件表面和外径尺寸偏差,实际对刀距离H随时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不平衡校正去重的深度也会发生变化,而现有的对刀系统不会跟随改变,依然采用原本的物理对刀距离H来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不平衡校正效率,尤其当现有刀具转速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效率降低缺陷更为明显,严重的甚至会直接造成刀具的报废。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即时反应对刀状况、应用局限性较大、不平衡校正效率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即时反应对刀状况、应用局限性较小、不平衡校正效率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去重刀具中对刀运行的监视系统及操作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不平衡校正去重刀具中对刀运行的监视系统,包括去重校正装置与去重切削刀具,所述去重切削刀具的内端与去重校正装置的侧面相连接;
所述监视系统还包括刀检传感单元、信号处理装置与显示器,所述刀检传感单元包括传感顶板、传感底板与力传感器,所述传感顶板、传感底板上下正对设置,传感顶板的顶面与去重校正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力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端、变形部与支座端,所述受力端与传感顶板的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支座端与传感底板的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变形部悬空在传感顶板、传感底板之间,变形部上设置的力应变片与力信号线的一端相连接,力信号线的另一端经信号处理装置后与显示器相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信号输入接口、控测执行模块、中央处理器与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力信号线的另一端依次经信号输入接口、控测执行模块后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经信号输出接口后与显示器相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经信号输出接口后与显示板上的显示接口相连接,且在显示板上设置有显示器。
所述变形部的变形左侧面、变形右侧面上各连接有一个力应变片,变形部的变形顶面与传感顶板的底面正对设置,变形部的变形底面与传感底板的顶面正对设置;所述变形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式的变形空腔,该变形空腔的两侧与变形左侧面、变形右侧面之间均夹设有变形间隔区。
所述传感顶板、传感底板均为L型结构,且传感顶板与传感底板上下搭接配合;
所述传感底板包括底薄板层与底厚板层,底薄板层的内端与底厚板层的内端垂直连接,所述底薄板层的中部上近底薄板层、底厚板层交接处的部位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底薄支座槽、底薄悬空槽,所述底厚板层的中部上近底薄板层、底厚板层交接处的部位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底厚支座槽、底厚悬空槽,底厚支座槽、底薄支座槽相互联通为底支座槽,底厚悬空槽、底薄悬空槽相互联通为底悬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松林国际计测器有限公司,未经孝感松林国际计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8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刀具管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制造系统及智能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