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092.1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政;覃鹏达;覃本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汉巴人地窖酒厂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2;C12G3/055;C12H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15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液 苦荞酒 苦荞麦 制备 苦荞 生产工艺 翻炒 碾压 破碎 稻壳 酿酒技术 蒸馏 煮沸 水加热 备料 撒曲 纱布 摊晾 小火 蒸粮 发酵 过滤 调配 沸腾 粮食 | ||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包括制备酒原液、制备苦荞原液和调配;所述制备酒原液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100份粮食、15份稻壳,2)泡粮,3)蒸粮,4)摊晾撒曲,5)发酵,6)蒸馏;所述制备苦荞原液包括以下步骤:a)取10份苦荞麦,进行碾压破碎;b)对碾压破碎后的苦荞麦进行翻炒;c)将30份水加热至沸腾,并以小火保持煮沸状态,将翻炒后的苦荞麦倒入,煮10分钟;d)用纱布对煮后的苦荞麦水进行过滤,得到苦荞原液。本发明能提高苦荞酒的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苦荞是集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脂肪、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于一身的谷类植物,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维生素以及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增强毛细血管的渗透性,改善心血管系统,对降低血糖、血脂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加工成各种营养保健食品,苦荞酒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苦荞酒的加工方法主要是将苦荞麦与其他粮食混合在一起,通过发酵蒸馏的方式制得,通过这种方式制得的苦荞酒风味差,不具有醇厚的苦荞香味。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提高苦荞酒风味的生产工艺,包括制备酒原液、制备苦荞原液和调配;所述制备酒原液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100份粮食、15份稻壳,2)泡粮,3)蒸粮,4)摊晾撒曲,5)发酵,6)蒸馏;所述制备苦荞原液包括以下步骤:a)取10份苦荞麦,进行碾压破碎;b)对碾压破碎后的苦荞麦进行翻炒;c)将30份水加热至沸腾,并以小火保持煮沸状态,将翻炒后的苦荞麦倒入,煮10分钟;d)用纱布对煮后的苦荞麦水进行过滤,得到苦荞原液。
优选的,所述翻炒包括以下步骤:将苦荞麦倒入锅中,在搅拌状态下,将苦荞麦在2分钟内加热到180℃,然后在2~3分钟内降温到150℃,接着在3~5分钟内降温到120℃,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优选的,所述粮食为高粱、小麦、大米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当粮食为高粱时,泡粮条件为:水温90±5℃、浸泡10小时;当粮食为小麦时,泡粮条件为:水温35±5℃、浸泡9小时;当粮食为大米时,泡粮条件为:水温45±5℃、浸泡11小时。
优选的,所述蒸粮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稻壳蒸30分钟,然后将稻壳与粮食混合均匀,初蒸40±5分钟,接着闷水15±5分钟,最后复蒸60±5分钟。
优选的,所述摊晾撒曲是将蒸好的粮食与稻壳摊于晾床呈4±1cm厚,并多次翻面进行降温;待产品温度降至20±2℃时向粮食中添加麦曲,麦曲与粮食的质量比为1:10。
优选的,所述发酵是将添加了麦曲的粮食和稻壳用布袋分装封袋,每袋装15公斤,在25±3℃的条件下发酵7天;然后将布袋中的粮食和稻壳倒入坛中并封盖,在火炉旁烘烤,向火面的坛外温度为42±2℃,每隔12小时翻转一次坛体的向火面,发酵40天。
优选的,所述蒸馏是将完成发酵的料醅进行压滤、并对滤液进行蒸馏,制得高浓度的酒原液。
优选的,所述调配是将酒原液与苦荞原液按不同比例进行调和,调配成不同度数的苦荞酒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汉巴人地窖酒厂,未经宣汉巴人地窖酒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糠机
- 下一篇:一种黑豆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