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及其制作和食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347.4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董春杨;陈历水;黄序;倪媛媛;刘蕾;贾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2/52;A23L2/60;A23L33/105;A23L33/12;A23L33/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曹正建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协同 减肥 作用 固体 饮料 及其 制作 食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及其制作和食用方法,其中,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下述成分组成:抗性糊精30%‑64%、白芸豆提取物8%‑15%、L‑阿拉伯糖8%‑15%、桑叶提取物4%‑10%、共轭亚油酸8%‑15%、苦瓜提取物8%‑15%。本发明原料成分天然、配比合理、易于加工制造且六种成分的通过协同作用发挥减肥功效;固体饮料无副作用且口感良好,服用方便,适宜作为肥胖人群日常食用的普通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及其制作和食用方法,属于功能食品及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的报告指出,自1975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肥胖症的人数增加了近三倍,2016年全球的成年超重人数达到19亿,其中至少6.5亿人肥胖,而中国的净肥胖人口已经超过1.28亿,也就是说,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肥胖者。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常见诱因,也会增加肥胖者的死亡率。体重超标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使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死亡率增加。与此同时,肥胖还非常容易伴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发、脂肪肝的产生、关节的病变,甚至是相关癌症的病发。肥胖不仅影响肥胖者的身体健康,更影响肥胖者的心理健康。由肥胖而引发的生活不便、自卑以及心理压力都会给肥胖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的还可能会降低生活质量。
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法包括:运动减肥、饮食减肥或手术减肥。运动减肥是最健康的减肥方式,但运动减肥需要坚定的毅力,需要长时间坚持每日达到一定强度和时限的运动量才能达到减肥的目标。手术减肥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去除多余的脂肪或者部分器官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过程痛苦且风险较大,对于一般肥胖者而言,并不推荐这种方式。相比较而言,通过饮食来减轻体重是更加安全且轻松的方式,也是绝大多数肥胖人群的首选方式,因此,开发出一款适合日常食用的减肥功能食品,对于改善肥胖症的症状以及预防肥胖症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及其制作和食用方法,原料配比合理、成分天然安全、口感好且对人体无副作用的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下述成分组成:抗性糊精30%-64%、白芸豆提取物8%-15%、L-阿拉伯糖8%-15%、桑叶提取物4%-10%、共轭亚油酸8%-15%、苦瓜提取物8%-15%。
所述抗性糊精是以天然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得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所述白芸豆提取物是天然萃取自白芸豆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
所述苦瓜提取物主要包含的生物活性成分有:皂甙、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和苦瓜肽。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抗性糊精、白芸豆提取物、L-阿拉伯糖、桑叶提取物、共轭亚油酸和苦瓜提取物按照一定的质量百分比进行复配并混合均匀,形成的混合物为固体饮料颗粒;
其次,将所述固体饮料颗粒过筛整粒,并在紫外线灭菌后得到具有固定粒径大小的固体饮料颗粒;
然后,将固体饮料颗粒采用自动计量包装,成品包装形式为袋装,10克/袋。
所述固定粒径大小为:60-1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的食用方法,所述固体饮料为口服粉剂,所述食用方法为加水冲饮,每10克固体饮料添加200ml水;在早、中、晚餐前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