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9790.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方爰;赵振洋;李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33 | 分类号: | H01M10/633;H01M10/42;H01M10/4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冷却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该动力电池冷却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启动冷却系统并以第一预设冷却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冷却至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将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调整为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冷却功率;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调整为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后,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动态调整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本发明通过动态调整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阶梯式逐步冷却,有效降低了冷却过程的系统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或常温较严苛的工况下使用,动力电池系统会出现温度过高限功率问题,影响客户的驾驶性能体验。
因此目前部分电动汽车上配备热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主动冷却功能;从而保证动力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然而目前热管理系统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时,往往采用恒定的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这将增大车辆的能耗,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恒定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造成车辆能耗过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启动冷却系统并以第一预设冷却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冷却至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将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调整为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冷却功率;
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调整为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后,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动态调整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当前工作状下对应的最大许可温度值,并设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等于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下对应的最大许可温度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启动冷却系统并以第一预设冷却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高温时长,其中所述高温时长为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长;
在所述高温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进行故障报警。
进一步地,在所述启动冷却系统并以第一预设冷却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中不同位置之间的最大温差;
在所述最大温差大于或者等于报警温度阈值时,进行故障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调整为第二预设冷却功率后,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动态调整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冷却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周期性冷却,其中,根据当前周期内动力电池的温度升降情况确定下一周期内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周期内动力电池的温度升降情况确定下一周期内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接收端、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 下一篇: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