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2302.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鸿;陈蓉;郑怡琳;邱赛飞;游雨欣;占雅婷;吴松青;黄天培;张灵玲;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69 | 分类号: | C07D239/69;C07C227/42;C07C229/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磺胺 二甲 嘧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12H14N4O2S·C7H7NO2],由一个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和一个对氨基苯甲酸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结合在一起,构成磺胺二甲嘧啶的分子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称量:称取0.5566 g的磺胺二甲嘧啶和0.2742 g对氨基苯甲酸,置于玛瑙研钵中;
(2)研磨:往步骤(1)的研钵中加入6 mL的丙酮溶液,研磨;
(3)溶解:将步骤(2)研磨后的样品转移到200 mL的锥形瓶中,加入100 mL的丙酮溶液,搅拌至溶解;
(4)加热:将步骤(3)锥形瓶中溶解的样品在电炉上100℃加热,直至锥形瓶中溶液的剩余体积为20 mL;
(5)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制备:将步骤(4)装有剩余溶液的锥形瓶,放在室温为15℃的室内自然蒸发,至晶体析出,即为磺胺二甲嘧啶共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研磨,研磨速度为60转/分钟,研磨时间为10 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室内自然蒸发,将装有剩余溶液的锥形瓶,用无菌过滤透气膜封口,室内自然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3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