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标准化大田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3565.5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5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祥英;李荣春;赵琪;张俊波;陆青青;子灵山;陈孟迪;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李云 |
地址: | 650034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标准化 大田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羊肚菌标准化大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1)整地作畦:选择气候适宜、环境清洁无污染场所作为羊肚菌栽培场所,栽培土质为弱碱性至微酸性的夹砂壤土;整地作畦按厢面宽0.6-1.2米,厢面与厢面间距0.2-0.3米,厢面间距沟深0.2-0.5米;
(2)播种:采用沟播方式,包括如下过程:
1)整理播种沟:从距厢面边缘25cm处向厢内沿纵向整理出宽10cm、深5-8cm的播种沟,每个厢面整理2-5条播种沟;
2)准备菌种,用小刀划开菌包将羊肚菌菌种掏出,于清洁干净、消过毒的场所下捏碎,并用质量浓度为0.1-0.5%的助发剂拌匀浸泡1-2小时、备用;所述助发剂由甘油三酯和磷酸二氢钾按质量比(1-1.5):(0.5-1)的比例调配而成;
3)土壤预湿:调整厢面上的播种沟土壤含水量达50-60%;
4)撒石灰:在播种沟内撒一薄层石灰,每亩用量20-50kg;
5)撒培养料:在撒过石灰的播种沟内撒一层1-2cm厚的培养料,每亩用量100-300kg;所述培养料为发酵料;所述发酵料由木屑、谷壳发酵后配制而成;
6)播种:在撒过培养料的播种沟内撒1层上述步骤2)准备好的羊肚菌菌种,每亩用量180-220kg;
7)覆土:播种后立即覆土3-5cm;
8)撒水泥和火土,覆土后立即撒一层水泥,每亩用量10-20kg,再撒一层火土,每亩用量100-300kg,为菌丝提供微量元素和钾、钙、镁元素;所述火土指农作物秸秆或农业废脚料在土表灼烧后形成的灰分和土壤成分;
9)浇种水:播种1-3天后菌丝开始萌发,厢面浇透水一次,至厢面的土壤含水量达到60-65%;
10)补充外援营养:播种5-15天后,当菌丝蔓延生长到土表时,摆放外援营养袋,为菌丝生长提供外援营养;每条厢面上顺着播种沟平行摆放2排营养袋,营养袋间距30-40cm;
11)覆膜:放置营养袋后立即覆盖黑地膜;
(3)菌丝培养:菌丝培养阶段控制土壤温度3-21℃,空气温度3-28℃,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55%-90%;菌丝培养时间30-60d;
(4)诱导菌丝生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诱导营养菌丝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方法为去掉外援营养袋,让营养菌丝遭受大量的水刺激、温差刺激和光照刺激,此阶段控制土壤温度3-18℃,空气温度3-20℃,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5-95%;诱导时间3-7d;
(5)出菇后管理:幼菇期控制土壤温度3-17℃,空气温度5-25℃,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85%-95%;幼菇到成熟菇阶段控制土壤温度不超过18℃,空气温度不超过28℃,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85%-95%,同时加强通风;菇成熟即可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35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