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三元结构电极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4333.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苟发亮;蒋谞;齐陈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C25B3/04;C25B11/06;B01J31/22 |
代理公司: | 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三元结构 光电催化还原 二氧化碳 制备 二氧化钛纳米晶 光电催化阴极 催化还原剂 电解液体系 可见光 高选择性 高转化率 光吸收剂 甲烷气体 金属卟啉 氢气 析出 一氧化碳 甲醇 还原 应用 照射 申请 转化 | ||
1.一种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三元结构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电极以FTO导电玻璃作为基底,在基底表面制备光电催化反应层,由5-(4-羧基苯乙炔基)-15-氢-10,20-二苯基卟啉锌与四(4-羧基苯基)卟啉锌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光吸收剂,由四(4-羧基苯基)卟啉铁或四(4-羧基苯基)卟啉铜作为催化还原剂,光吸收剂与催化还原剂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构成光电催化反应层,构成三元结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三元结构电极,其特征在于:上述卟啉锌占二氧化钛表面卟啉吸附量的10%-80%;上述卟啉铁或卟啉铜占二氧化钛表面卟啉吸附量的20%-90%。
3.一种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三元结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光电催化反应层中介孔二氧化钛结构的制备;
(2)浴染溶液的配置:将5-(4-羧基苯乙炔基)-15-氢-10,20-二苯基卟啉锌与四(4-羧基苯基)卟啉锌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光吸收剂,取一定量分散于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与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有机溶剂中,配置成0.1-0.5mmol/L的浴染溶液A;将四(4-羧基苯基)卟啉铁或四(4-羧基苯基)卟啉铜作为催化还原剂,取一定量分散于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与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有机溶剂中,配置成0.1-0.5mmol/L的浴染溶液B;将5-(4-羧基苯乙炔基)-15-氢-10,20-二苯基卟啉锌与四(4-羧基苯基)卟啉锌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光吸收剂,四(4-羧基苯基)卟啉铁或四(4-羧基苯基)卟啉铜作为催化还原剂,取一定量的光吸收剂与催化还原剂分散于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与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有机溶剂中,配置成0.1-0.5mmol/L的混合浴染溶液C,其中光吸收剂与催化还原剂的比例在1:10-10:1;
(3)光电催化反应层制备的步骤与条件:将步骤(1)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电极首先置于制备好的浴染溶液A当中,25-50℃浸泡2-24h;浸泡完毕,将二氧化钛电极取出,于乙腈中多次洗涤,洗去未吸附的金属卟啉分子,氮气氛下冷风吹干;再将吹干的二氧化钛电极置于浴染溶液B当中,25-50℃浸泡2-24h;浸泡完毕,将已经吸附了两种结构的二氧化钛电极取出,于乙腈中多次洗涤,洗去未吸附的金属卟啉分子,氮气氛下冷风吹干,得到Ⅰ型三元结构电极;将上述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电极首先置于浴染溶液B当中,25-50℃浸泡2-24h;浸泡完毕,将二氧化钛电极取出,于乙腈中多次洗涤,洗去未吸附的金属卟啉分子,氮气氛下冷风吹干;再将吹干的二氧化钛电极置于浴染溶液A当中,25-50℃浸泡2-24h;浸泡完毕,将已经吸附了两种结构的二氧化钛电极取出,于乙腈中多次洗涤,洗去未吸附的金属卟啉分子,氮气氛下冷风吹干,得到Ⅱ型三元结构电极;将上述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电极置于浴染溶液C当中,25-50℃浸泡2-24h;浸泡完毕,将二氧化钛电极取出,于乙腈中多次洗涤,洗去未吸附的金属卟啉分子,氮气氛下冷风吹干,得到Ⅲ型三元结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3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