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中装置及其对中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1152.1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卫晓春;顾晓建;戚丹鸿;何雅杰;米大为;李延葆;徐杰;梅芳;唐剑锋;杨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10 | 分类号: | G21C17/10;G01B1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3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中模板 对中孔 定位孔 受测物 对中度 测量 对中装置 工作效率 相对设置 | ||
本发明一种对中装置及其对中测量方法,包括一第一对中模板和一第二对中模板,所述第一对中模板包括一第一对中孔及至少一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对中模板包括一第二对中孔及至少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对中模板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在一第一受测物上,所述第二对中模板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在一第二受测物上,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相对设置,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的对中度得到所述第一受测物与所述第二受测物的对中度;本发明便捷、高效、精准地测量对中度,适用于需要进行对中测量的物体,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测微准直仪对反应堆试验装置内件进行对中测量的一种对中装置及其对中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堆试验装置内件是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热态试验装置系统的重要部件,安装完成后,该部件装配于容器组件内部,其精准定位降低了对驱动线落棒时间的影响,有效地保证落棒的可靠性。反应堆试验装置内件主要由均流板组件、堆芯下板组件、吊篮筒体组件、堆芯支承法兰组件及堆芯上板组件组装而成,总高约5300mm。这些组件装配完成后,堆芯上板组件的主轴必须和堆芯下板组件上相对于的主轴重合,两组件相距约4821mm,两轴的偏差不得大于 0.25mm。
因此,在反应堆试验装置内件装配时,保证对中度符合要求,是整个制造中的关键测量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中装置及其对中测量方法,分别将第一对中模板和一第二对中模板设置在第一受测物和第二受测物上,利用测微准直仪测试第一对中孔和第二对中孔的对中度,计算出第一受测物的主轴和第二受测物上相对应的主轴的对中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中装置,包括一第一对中模板和一第二对中模板,所述第一对中模板包括一第一对中孔及至少一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对中模板包括一第二对中孔及至少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对中模板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在一第一受测物上,所述第二对中模板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在一第二受测物上,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相对设置,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的对中度得到所述第一受测物与所述第二受测物的对中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中模板包括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对中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连心线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对中模板包括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对中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连心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受测物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受测物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孔允许所述第一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一对中孔的中心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销直径连线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二定位孔允许所述第二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二对中孔的中心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销直径连线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对中模板还包括两个呈对角设置的螺纹定位孔,所述螺纹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对中模板的四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中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对中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相对位置相同。
一种对中测量方法,采用上述的对中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对中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受测物上;在所述第一对中模板上安装一第一光靶,所述第一光靶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对中孔中心重合;将所述第二对中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受测物上;将一对中仪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受测物上方,所述对中仪器具有一垂直轴,调整所述对中仪器,使所述垂直轴与所述第一光靶的中心重合;在所述第二对中模板上安装一第二光靶,所述第二光靶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对中孔中心重合;测量所述第二光靶的中心与所述垂直轴的偏差,得到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的对中度,进而得到所述第一受测物与所述第二受测物的对中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1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