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监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1923.7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光;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模块 物联网数据 云系统平台 挂载 物联网监管系统 任务需求信息 物联网系统 传输 智能 环保 无人机飞行 高集成度 工作效果 环保监控 集成界面 实时监管 地面站 包容性 长航时 物联网 大屏 导出 吊舱 上传 物联 登录 调试 空地 落地 互通 起飞 大厅 监控 观看 监管 | ||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监管系统及方法。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系统包括:低空长航时无人机飞行平台根据物联网模块传输的任务需求信息选择无人机类型;任务挂载吊舱模块根据物联网模块传输的任务需求信息挂载不同的设备;物联网模块通过物联网卡将物联网数据传输至云系统平台;地面站操作人员通过登录云系统平台实现空地物联互通;环保监控大厅的执法人员通过监控大屏观看集成界面。监管方法包括:无人机挂载设备后调试起飞,将物联网数据上传至云系统平台,再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处理导出任务报表,无人机返航落地。本发明具有自由度高、适应性好、包容性好、高集成度界面、实时监管以及工作效果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再加上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重,环保巡查以及监管工作量巨大。传统的人工现场巡查取证、应急事件处理、环境数据监测、资料整理等方式相对已经落后,在工作效率上面已经无法日益增长的环保工作需求。因此,一种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系统,结合无人机低空作业优势,加上各模块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融合处理,远程指挥调度对于环保工作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用于环保行业的无人机及相关设备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也有各自的局限之处,比如无人机续航时间上面,传统的旋翼以及固定翼布局无人机,续航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在实际的环保应用当中,由于续航时间的限制,其在工作效率、准备以及维护时间等多方面上使其的大范围推广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且环保相关部门对于无人机的数据只能在飞行结束后由专业人员人工数据处理后才能拿到飞行数据,无法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查看监管,时效性比较差,导致某些紧急的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监管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低空环保无人机相关设备的集成度低、无法在线查看监管、时效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自由度高、适应性好、包容性好、高集成度界面、实时监管以及工作效果高的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监管系统,所述智能低空环保物联网系统包括低空长航时无人机飞行平台、任务挂载模块、物联网模块、云系统平台、地面站操作人员以及环保监控大厅的执法人员;
所述低空长航时无人机飞行平台根据所述物联网模块传输的任务需求信息,从而选择不同的无人机类型;
所述任务挂载吊舱模块根据所述物联网模块传输的任务需求信息,再通过更换挂载系统选择挂载不同的设备执行不同的任务,所述设备与所述无人机通过所述无人机预留的设备接口实现即插即用;
所述物联网模块通过物联网卡将所述物联网数据传输至通讯基站,所述通讯基站通过实时联网将物联网数据传输至云系统平台;
所述地面站操作人员通过登录系统授权的账号进行登录云系统平台,所述云系统平台可实现在任意地方接收物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自动保存到服务器,实现空地物联互通;
所述环保监控大厅的执法人员通过监控大屏进行实时观看物联网数据的集成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类型可选的包括但不限于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以及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在空载时的续航时间为>2h,所述无人机在挂载重量为2kg的任务负载时的续航时间>1.5h。
长航时环保无人机相对于市面上无人机产品,续航时间更长,最低空载续航可达2小时,大大提高实际环保任务作业时候的效率;同时无人机的硬件结构使得任务挂载模块可以挂载多种的设备,且任务挂载模块可以快速更换挂载系统从而执行不同的任务,任务挂载模块的自由度高,模块化设计即插即用,最大化的发挥无人机的潜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1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依赖艏向信号的船舶自动操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可编程霍尔开关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