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信号探测装置和射频信号接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2904.6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左成杰;李上宾;赵明;金显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29 | 分类号: | H04B17/29;H04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谐振器 射频信号 探测 光学探测器 机械振动 探测装置 射频信号接收器 射频信号接收 机械形变 施加 射频探测器 传统的 灵敏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信号探测装置和射频信号接收设备。其中,射频信号探测装置包括:机电谐振器,用于与射频信号接收器连接,且在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器向所述机电谐振器施加射频信号时产生机械振动;光学探测器,置于所述机电谐振器至少一侧,用于探测所述机电谐振器的机械形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机电谐振器和光学探测器代替传统的射频探测器,实现对射频信号的探测,在射频信号施加至机电谐振器时,机电谐振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光学探测器探测机电谐振器由于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形变,进而探测出射频信号,可进一步提高射频信号探测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信号探测装置和射频信号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已经从1G发展到5G,频谱资源越来越昂贵和稀缺,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带宽越来越宽,现有的电磁波(射频信号)接收和发送系统成为了数据无线通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对微弱信号的接收能力,即信号灵敏度是射频探测器信号接收能力的关键指标,其性能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射频接收设备的接收性能。现有的射频探测器以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为主,其架构和工作原理源自100多年前的无线电,包括超外差式和零差式等。现有的射频探测器主要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和检波器,通过电子探测的方法实现对射频信号的探测。但现有的射频探测器的射频信号探测灵敏度已经到达极限,以致无法探测到一些更微弱的射频信号,从而无法改进整个射频接收设备的接收性能。
因此,如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一步提高射频信号探测的灵敏度成为业界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射频信号探测装置和射频信号接收设备,以提高射频信号探测的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信号探测装置,包括:
机电谐振器,用于与射频信号接收器连接,且在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器向所述机电谐振器施加射频信号时产生机械振动;
光学探测器,置于所述机电谐振器至少一侧,用于探测所述机电谐振器的机械形变。
可选的,所述机电谐振器的固有频率与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一致。
可选的,所述机电谐振器的固有频率可调。
可选的,所述光学探测器包括激光干涉仪。
可选的,所述机电谐振器为压电谐振器,所述机电谐振器包括压电薄膜和至少一层电极,或者衬底和至少一层电极;
其中,所述压电薄膜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形成有所述电极,所述至少一层电极用于与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学探测器置于一所述电极远离所述压电薄膜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光学探测器包括探测光发射部和探测光接收部,所述压电薄膜还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探测光发射部置于所述第三表面一侧,所述探测光接收部置于所述第四表面一侧,所述探测光发射部用于向所述第三表面发射探测光,所述探测光接收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压电薄膜的所述探测光。
可选的,所述机电谐振器为静电谐振器,所述机电谐振器包括:
谐振器主体;
偏压电极板,置于所述谐振器主体的一侧,包括至少一块偏压电极,所述偏压电极用于为所述谐振器主体提供偏置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2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分流电路及校准网络
- 下一篇:一种边缘计算中能耗与时延和最小化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