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3002.4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朱涛;李俊杰;林涛;崔德华;文重阳;王岱斌;张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51270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围堰 基坑 取水头部 水下施工 通水孔道 混凝土 开挖 浇筑混凝土 底部封口 顶部开口 钢板焊接 钢筋格栅 工艺要求 基坑边坡 施工工期 施工工序 水域环境 正面安装 封闭性 仓侧面 取水管 双壁式 放坡 管头 环壁 基床 取水 围堰 着床 填充 下沉 预留 四面 注水 下水 水位 水面 封闭 制作 | ||
1.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方法有:
1)、基床开挖定位;
2)、开挖基坑,基坑边坡采取四面放坡,基坑内填充麻袋混凝土及钢板水下找平;
3)、制作一双壁式的壁仓组成的钢围堰,壁仓顶部开口,底部封口;壁仓侧面预留通水孔道,通水孔道四周环壁用钢板焊接封闭,确保壁仓的整体封闭性;在壁仓正面安装取水管头,用于与后续取水管连接;壁仓内设置有钢筋格栅;
4)、钢围堰下水,自浮于水面,通过浮运的方式运至基坑处;
5)、钢围堰定位;
6)、钢围堰定位好后,向壁仓注水,使其钢围堰下沉着床至麻袋混凝土上;
7)、向壁仓内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1)中基坑开挖定位的方法包括:
(1)根据施工要求,基床开挖,采用DGPS定位技术;
(2)在开挖工作船的中轴线处架设一台GPS接收机,透过测量软件实时控制开挖工作船的工作位置,定位精度控制在0.1m以内,为了纠正偏差,可以通过GPSRTK定位技术和全站仪不断修正其参数,防止挖偏、漏挖等现象。采用两台全站仪交叉测量定位,具体方法为:首先在CAD上绘制每一定位点与岸上两个已知控制点的测量定位图,标注出a、b的角度,然后在两已知测量控制点分别布置一台全站仪,每台全站仪后视另一控制点,将角度置零后旋转至对应的a、b角,最后固定视角,指挥开挖工作船移动至两视线切线上,进行定位,并在过程中监控开挖工作船的位置变化;
(3)在取水头的角头位置和取水管线的基坑两边每隔十米左右抛设浮标。以作为工作船开挖平面位置定位的依据,并在岸边设置水尺一把,作为开挖时的测量依据;
(4)每层挖完,则进行水深测量,根据本次开挖的抓斗下放深度等具体情况,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相应做好下一层开挖的调整,将误差减小到最低程度;
(5)在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测深锤进行探测,检测是否达到理论开挖深度及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2)中采用浮箱平台搭载长臂挖机水下开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2)中基坑四周预留至少1.5m的操作空间,开挖坡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3)中钢围堰分为多个独立单元,采用拼接安装的方式进行组装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围堰在竖向方向上分为多个节段,底节在陆上拼接完成,将底节浮于水面,在水面上依次安装以上节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4)中采用两艘机动驳船靠夹的方式浮运钢围堰,钢围堰与船舶之间用钢丝绳绑定,确保牢固,为确保运输过程的稳定性,隔仓内注水压重,控制围堰上部外露于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6)中钢围堰下沉着床安装的方法是在两艘船舶上分别设置4根下放钢丝绳,钢围堰内注水,钢围堰通过钢丝绳悬挂在船舶上,缓慢下放,下放过程中,利用船舶上卷扬机微调,确保钢围堰着床前能微调标高,在接近砼支墩的位置时,潜水员在水下观测位置,并指挥船舶上人员调整船舶位置,确保钢围堰能正确下放到砼支墩上;最后对钢围堰进行浇筑砼固定,船舶待水下浇筑砼完毕后再拆除,以防止在浇筑砼过程中钢围堰偏移或倾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30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