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3002.4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朱涛;李俊杰;林涛;崔德华;文重阳;王岱斌;张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51270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围堰 基坑 取水头部 水下施工 通水孔道 混凝土 开挖 浇筑混凝土 底部封口 顶部开口 钢板焊接 钢筋格栅 工艺要求 基坑边坡 施工工期 施工工序 水域环境 正面安装 封闭性 仓侧面 取水管 双壁式 放坡 管头 环壁 基床 取水 围堰 着床 填充 下沉 预留 四面 注水 下水 水位 水面 封闭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包括的方法有:基床开挖定位;开挖基坑,基坑边坡采取四面放坡,基坑内填充麻袋混凝土;制作一双壁式的壁仓组成的钢围堰,壁仓顶部开口,底部封口;壁仓侧面预留通水孔道,通水孔道四周环壁用钢板焊接封闭,确保壁仓的整体封闭性;在壁仓正面安装取水管头,用于与后续取水管连接;壁仓内设置有钢筋格栅;钢围堰下水,自浮于水面,通过浮运的方式运至基坑处;钢围堰定位;钢围堰定位好后,向壁仓注水,使其钢围堰下沉着床至麻袋混凝土上;向壁仓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摒弃了传统围堰的方法,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工序,降低工艺要求。适于水位较深,水域环境复杂的地段进行取水头部水下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施工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水域施工中,多采用围堰施工的方法。也就是先由江边垂直水流方向修筑临时土石围堰至江心,然后沿围堰堰体中心线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作为临时围堰止水措施,再进行围堰内部抽水清淤,基坑凿挖,基础处理,然后进行取水头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管道支墩钢筋混凝土施工,管道安装,支墩之间沟槽块石回填,最后拆除临时围堰恢复原河床标高。
这种传统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一是围堰施工工期长;二是施工工序多;三是工艺要求高。尤其在水位较深,水域环境复杂的地段施工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1.一种取水头部水下施工的方法,包括的方法有:
1)、基床开挖定位;
2)、开挖基坑,基坑边坡采取四面放坡,基坑内填充麻袋混凝土及钢板水下找平;
3)、制作一双壁式的壁仓组成的钢围堰,壁仓顶部开口,底部封口;壁仓侧面预留通水孔道,通水孔道四周环壁用钢板焊接封闭,确保壁仓的整体封闭性;在壁仓正面安装取水管头,用于与后续取水管连接;壁仓内设置有钢筋格栅;
4)、钢围堰下水,自浮于水面,通过浮运的方式运至基坑处;
5)、钢围堰定位;
6)、钢围堰定位好后,向壁仓注水,使其钢围堰下沉着床至麻袋混凝土上;
7)、向壁仓内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方法1)中基坑开挖定位的方法包括:
(1)根据施工要求,基床开挖,采用DGPS定位技术;
(2)在开挖工作船的中轴线处架设一台GPS接收机,透过测量软件实时控制开挖工作船的工作位置,定位精度控制在0.1m以内,为了纠正偏差,可以通过GPSRTK定位技术和全站仪不断修正其参数,防止挖偏、漏挖等现象。采用两台全站仪交叉测量定位,具体方法为:首先在CAD上绘制每一定位点与岸上两个已知控制点的测量定位图,标注出a、b的角度,然后在两已知测量控制点分别布置一台全站仪,每台全站仪后视另一控制点,将角度置零后旋转至对应的a、b角,最后固定视角,指挥开挖工作船移动至两视线切线上,进行定位,并在过程中监控开挖工作船的位置变化;
(3)在取水头的角头位置和取水管线的基坑两边每隔十米左右抛设浮标。以作为工作船开挖平面位置定位的依据,并在岸边设置水尺一把,作为开挖时的测量依据;
(4)每层挖完,则进行水深测量,根据本次开挖的抓斗下放深度等具体情况,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相应做好下一层开挖的调整,将误差减小到最低程度;
(5)在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测深锤进行探测,检测是否达到理论开挖深度及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3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