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5944.6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齐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源市荣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9/00;C08L29/04;C08L23/08;C08K5/00;C08K5/053;C08K5/07;C08K5/10;C08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362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降解 塑料 编织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在塑料编织袋扁丝工艺中加入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和光引发剂,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是由聚乳酸、聚乙烯醇、聚甲基乙撑碳酸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多元醇和有机醛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光引发剂选自芳香酮、芳香胺、乙酰丙酮铁、2‑羟基‑4甲基苯乙酮肟铁、硬脂酸铁。本发明具备较好的相容性,塑料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较好的强度,使用后的塑料编织袋会因为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的存在而快速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分为聚丙烯袋和聚乙烯袋,由于其质轻、机械强度好、化学性能好、廉价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塑料工业发展过快,而用过的塑料编织袋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废弃的塑料编织袋只能通过燃烧或填埋的方式来消除,这样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及污染土壤的有毒物质,不利于塑料编织品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人们开发研究塑料编织产品的方向已经导向于以生物降解塑料为主,现有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以聚酯类的有机物与天然可降解大分子聚合而成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为主,实际应用中,该类塑料制品除了需要具备生物降解性能的要求外,还需要具备较好强度,如韧性和抗冲性能等,强度好的可生物降解速度不便于快速降解,因此,现有的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产品尽管具备可降解的功能,但是其降解速度不够快,同样给塑料编织垃圾处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在塑料编织袋使用时具备较好韧性和抗冲性能,使用后可以快速降解。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在塑料编织袋扁丝工艺中加入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和光引发剂,所述的塑料编织袋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所述的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是由聚乳酸、聚乙烯醇、聚甲基乙撑碳酸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多元醇和有机醛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光引发剂为芳香酮、芳香胺、乙酰丙酮铁、2-羟基-4甲基苯乙酮肟铁、硬脂酸铁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
按照以下重量份分别称取:30-50份聚乳酸、10-20份聚甲基乙撑碳酸酯、10-20份聚乙烯醇、10-25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5-15份多元醇、5-10份有机醛化合物;首先将聚乳酸、聚乙烯醇、多元醇和有机醛化合物混合搅拌,加热升温至110-130℃,然后添加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继续加热升温至160-190℃,进行造粒制得高分子快速降解树脂;
所述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200000。
所述的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5-100%。
所述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丙烯酸的含量为10-20%。
所述的多元醇为丙三醇、山梨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醛化合物为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或乙二醛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再根据以下质量分数分别称取原料;
光引发剂1-2%、高分子降解树脂15-20%、填料5-10%、助剂5-10%、余量为母料,所述的母料为聚丙烯或者聚乙烯;
(3)将填料、助剂和母料置于混料机中活化,在100-120℃下搅拌活化30-45min,升温至110-120℃,将光引发剂和高分子降解树脂放入混料机中,在110-120℃下搅拌15-3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塑料编织袋的扁丝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源市荣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辽源市荣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5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