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8442.9 | 申请日: | 201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3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军颖;刘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74 | 分类号: | A61K35/74;G01N21/31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舒欣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鼠模型 肺炎 模型评价 大鼠 制备 生物技术领域 铜绿假单胞菌 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 大鼠死亡 模型建立 炎症因子 肺指数 无创 粘附 成功率 器官 升高 损伤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建立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对大鼠无创安全,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损伤大鼠其它器官,有效避免大鼠死亡。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利用本发明建立的肺炎大鼠模型,肺泡灌洗液中铜绿假单胞菌显著增加,炎症因子IL‑4、TNF‑α显著升高,粘附因子IFN‑γ的水平明显降低,且白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同时肺指数也显著增加,表明模型建立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耐药菌所致肺炎的防治是国际医学界面临的难题。近年,我国因临床多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频现,致使其防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型有效防治手段的研发时不我待,尤其基于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迫在眉睫,稳定可靠的耐药菌致肺炎模型是其必备的首要环节。
由于考虑成本和可操作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啮齿动物(小鼠、大鼠)作为肺炎模型动物。于柏峰等(于柏峰等,重庆医学杂志,2011,40(2),129-132)将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气管切开,用富含铜绿假单胞菌PA01(BAA-47 TM)的琼脂糖珠灌注小鼠,立即竖起小鼠,保持2min,使菌液流下进入肺内;又如鄢洁等(鄢洁等,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7),8-10)将6-8周龄、体重25~30g的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以氯胺酮麻醉小鼠后固定,常规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切开颈部皮肤,钝性分离至皮下组织,暴露上段气管,经气管内穿刺注入铜绿假单胞菌PA01。以上方法均可以构建肺炎模型。但是这些方法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切开气管的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感染剂量,但作为一种有创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动物器官损伤甚至导致实验动物死亡;2、操作复杂,每只小鼠都要进行手术,很难大批量开展实验;3、已经报道的感染模型所使用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是来自美国的标准株PA01,不能代表国内流行PA菌株的流行情况。
另一方面,建立模型后需要对动物模型进行适当评价,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建立不同感染途径的耐药菌致大鼠肺炎模型。并对优选出的滴鼻途径模型进行进一步评价,尤其对肺部疾病特异性标本——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针对性评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一种制备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
(2)将大鼠鼻孔向上倾斜,利用微量加样器将含有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滴入大鼠鼻腔;
(3)改变大鼠体位,使其保持直立30s~3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2)中,将大鼠鼻孔向上倾斜45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菌液的浊度值为0.8-1.2。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菌液的浊度值为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滴入鼻腔的菌液体积为0.5-0.8mL。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滴入鼻腔的菌液体积为0.6mL。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大鼠为6-8周龄SD雄性大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评价利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肺炎大鼠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肺炎大鼠进行开胸,结扎左主支气管;
(2)对右肺进行肺泡灌洗,吸取肺泡灌洗液,并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因子IL-4、TNF-α和粘附因子IFN-γ的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84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