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1322.4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鹏程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B07C5/344;G01R31/389;G01R31/388;G01R31/392;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配方 系统 存储 介质 装置 | ||
1.一种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获取多个待组配电池的电池容量,并根据所述电池容量对多个待组配电池进行分类;
步骤2:将属于同一类的待组配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获取属于同一类待组配电池的充放电曲线;
步骤3:根据所述充放电曲线分析属于同一类待组配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变化量随充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待组配电池进行筛选;
步骤4:将筛选后剩余的同一类待组配电池进行老化测试,并检测老化前后同一类待组配电池的内阻变化率,并根据所述内阻变化率从剩余的同一类待组配电池中选取目标电池数量的电池作为终极组配;
其中,待组配电池的数量大于组配后所需的目标电池总数,且同一类的待组配电池数量大于组配后每一类所需的电池总数;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判断所述充放电曲线的转折点,读取所述转折点处对应的充放电时间并计算所述转折点处对应的电池电量;
步骤32:计算所述转折点处对应的电池电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
步骤33:将所述比值与预设比值进行比较,并在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比值时判定待组配电池不符合预设条件并剔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对多个待组配电池进行容量检测,获取每个待组配电池的电池容量;
步骤12:将多个待组配电池按照预设容量区间进行划分为多类,且每类中所有的待组配电池的电池容量的偏差不超过预设电池容量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判断所述充放电曲线的转折点的具体实现为: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充放电曲线上相邻两点的斜率k,如果某一时间点ti处的斜率ki相对上一点变化大于预设斜率变化率阈值,则该点即为转折点;
其中,Vi为充放电时间点ti处测得的电压值,Vi-1为充放电时间点ti-1处测得的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老化测试具体为:
在第一测试温度条件下老化第一设定时间,并在常温下静置第二设定时间;
在第二测试温度条件下老化第三设定时间,并在常温下静止第四设定时间;
其中,所述测试温度高于第二测试温度,且第一设定时间小于第三设定时间,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四设定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根据所述内阻变化率从剩余的同一类待组配电池中选取与目标电池数量相同的电池作为终极组配的具体实现为:
步骤41:将同一类待组配电池老化前后的内阻变化率与预设内阻变化率范围进行比较,并剔除内阻变化率超过所述预设内阻变化率范围的待组配电池;
步骤42:将剩余的同一类待组配电池按照老化前后的内阻变化率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从前往后选出与所述目标电池数量相同的待组配电池作为终极组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非等容电池组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将不同类的电池组按照电池容量大小顺次串联,形成混合编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鹏程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鹏程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3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