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2779.7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于翰玺;闵五保;于洋;卢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B60N2/54;B60N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支架总成 座椅总成 下支架 阻尼器总成 剪式机构 汽车座椅 座椅滑轨 刚性连接 减震机构 乘坐舒适性 减震效果 上下运动 轴销 座椅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总成和座椅滑轨总成,还包括位于所述座椅总成和所述座椅滑轨总成之间的减震机构总成,所述减震机构总成包括上支架总成、阻尼器总成、剪式机构总成和下支架总成,所述上支架总成与所述座椅总成刚性连接,所述下支架总成安装在所述座椅滑轨总成上,所述剪式机构总成采用轴销方式安装在所述上支架总成与所述下支架总成之间,所述剪式机构总成可在所述上支架总成与所述下支架总成之间上下运动,所述阻尼器总成与所述上支架总成刚性连接,且所述阻尼器总成位于所述座椅总成的后方。本发明能够实现座椅减震效果,提升乘坐舒适性。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汽车座椅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且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轻卡车型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居高不下。
长时间的驾驶,使得越来越多的轻卡司机不再仅仅关注车辆装载能力、油耗等,同时对驾驶环境的舒适性,由于是对座椅减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售后市场了解到,不少轻卡顾客非常对重卡座椅的气囊或者机械减震机构非常青睐,甚至对自己的轻卡座椅进行私自改装。这种私自改装的行为,无法保证驾驶员处于主机厂定义的乘坐位置,影响驾驶员视野以及对车辆各类开关的操控;同时骨架强度及焊接质量难以达到国家法规要求,这对乘员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从主机厂设计角度考量,由于车身布置及白车身设计状态所限,无法在现有轻卡车的座椅安装减震机构,难以满足客户对舒适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座椅,以实现座椅减震。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总成和座椅滑轨总成,还包括位于所述座椅总成和所述座椅滑轨总成之间的减震机构总成,所述减震机构总成包括上支架总成、阻尼器总成、剪式机构总成和下支架总成,所述上支架总成与所述座椅总成刚性连接,所述下支架总成安装在所述座椅滑轨总成上,所述剪式机构总成采用轴销方式安装在所述上支架总成与所述下支架总成之间,所述剪式机构总成可在所述上支架总成与所述下支架总成之间上下运动,所述阻尼器总成与所述上支架总成刚性连接,且所述阻尼器总成位于所述座椅总成的后方。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座椅,当乘员乘坐在该汽车座椅上时,由于剪式机构总成能够在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之间上下运动,且阻尼器总成与上支架总成刚性连接,因此,能够通过阻尼器总成和剪式机构总成对车身地板振动进行缓冲,车辆外界振动由车身地板以动能形式传递给减震机构,一部分动能通过阻尼器总成转化为热能,热能传递给空气;另一部分经过衰减后的动能再传递给人体,最终,乘员感受到的振动相比于车身地板振动有大幅削减,从而达到减震目的,提升乘坐舒适性;此外,阻尼器总成位于座椅总成的后方,提升了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可适用于轻卡车身,能够在满足人机要求及座椅强检法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白车身的改动,提升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总成还包括弹簧拉丝调整机构,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刚度调节手轮和与所述刚度调节手轮连接的手轮丝杆,所述弹簧拉丝调整机构包括弹簧、弹簧阻尼连接杆、拉丝和拉丝丝杆,所述弹簧通过所述弹簧阻尼连接杆与所述阻尼器总成连接,所述弹簧阻尼连接杆与所述拉丝连接,所述拉丝丝杆分别与所述手轮丝杆和所述拉丝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刚度调节手轮,以调节所述阻尼器总成的刚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和所述拉丝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拉丝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总成还包括阻尼器安装座,所述阻尼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座椅总成的后方,所述阻尼器安装座包括主板和沿所述主板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出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上支架总成连接,所述阻尼器总成安装在所述主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座椅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由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