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可控温的自动加热除湿插片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4283.3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时君;季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片 导电层 小孔 温度探测器 加热系统 自动加热 控制器 可控温 衬底 除湿 预设 制备 检测 进气口 蚀刻 连接控制器 贴片式安装 衬底背面 衬底表面 出纳米级 导电墨水 干燥处理 加热除湿 金属电极 温度超过 小孔阵列 自动开启 边缘处 陶瓷衬 喷涂 湿膜 涂覆 不锈钢 通电 供电 侧面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可控温的自动加热除湿插片制备方法,步骤1:在不锈钢或者陶瓷衬底上蚀刻出纳米级有序小孔阵列;步骤2:将导电墨水以喷涂的方式在衬底上涂覆湿膜,然后经干燥处理后在衬底表面以及小孔内侧面形成连续的导电层;步骤3:制作连接导电层的金属电极;步骤4:在衬底背面边缘处贴片式安装微型温度探测器,微型温度探测器连接控制器。本插片放置于检测仪器的进气口前方,衬底上的小孔的作用是通入气体用,当插片通电后,被检测的气体首先通过小孔进行加热除湿后,才能进入检测仪器中。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后,控制器自动关闭加热系统,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自动开启加热系统,给导电层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微型可控温的自动加热除湿插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大气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地,近几年各城市雾霾天的加剧,PM2.5和PM10数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热聊的话题。目前市场上,关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β计量器法、微量天平法和光散射法。然而上述方法实时测量时,数据常常会受到大气湿度的影响。当大气的相对湿度较高时,利用相应检测仪器所测得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相较于实际值都便高。
目前,用于空气质量检测仪的除湿装置有很多。市场上,采用较多的是电加热除湿装置,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6002417U、实用新型专利CN205643086U、发明专利CN105699608A、实用新型专利CN206420734U、发明专利104089861A、实用新型专利CN206095761U,这些装置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除湿效果好。虽能够快速达到检测仪的湿度标准,但是构造复杂,体积庞大,成本昂贵,功耗较大。而专利CN103759998A利用除湿管内壁渗透膜吸附的方法来对采集空气除湿,该方法虽能有效避免加热除湿过程对大气气溶胶粒子造成的损伤,但此物理吸附难以快速彻底的达到测量湿度要求。而关于结构简单,功耗小,除湿效率高的微型可控温的自动加热除湿插片在大气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尚无报道,也无专利保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微型可控温的自动加热除湿插片制备方法,制备一种插片以解决目前加热仪器用于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检测除湿不充分,且功耗大、装置构造复杂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微型可控温的自动加热除湿插片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厚度在10mm~30mm范围内的不锈钢或者陶瓷衬底,用激光蚀刻出尺寸分布在200nm~500nm且大小一致的纳米级有序小孔阵列;
步骤2:将导电墨水以喷涂的方式在衬底上涂覆厚度为20μm~50μm的湿膜,然后经干燥处理后在衬底表面以及小孔内侧面形成连续的导电层;
步骤3:利用掩膜板在有序小孔阵列相对的一组侧边处制作连接所述导电层的金属电极;
步骤4:在衬底背面边缘处贴片式安装微型温度探测器,所述微型温度探测器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21:用支架固定好喷涂仪的枪头位置,喷涂时保证枪头位置始终不变,枪头与水平面垂直;
步骤22:水平固定第一平面玻璃,在所述第一平面玻璃上表面放置第二平面玻璃,并可相对第一平面玻璃平滑滑动;
步骤23:将衬底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平面玻璃的上表面;
步骤24:用纯溶剂定标,使得枪头初始位置对准所述衬底的中心点;
步骤25:喷涂时通过移动所述第二平面玻璃来调整喷涂点的位置,根据衬底尺寸设计喷涂路线,喷涂路线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各喷涂点之间等间距,每个喷涂点喷涂导电墨水次数相同,完成导电墨水在衬底表面均匀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墨水为PEDOT:PSS或银纳米线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环境内空气污染因子的检测
- 下一篇:呼吸性粉尘连续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