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伤口愈合的组合物及其生成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9188.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Z·B·P·M·A·拉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制药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28 | 分类号: | A61K31/728;A61K31/722;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范华英;毛威 |
地址: | 马来西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伤口 愈合 组合 及其 生成 方法 用途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伤口愈合的组合物,包含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和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用于口服和/或局部给药的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或液体剂型的赋形剂,以及一种生成该组合物的方法。该用于伤口愈合的组合物pH在4.0至6.0之间,包含在3.0%w/v至6.0%w/v范围内的壳聚糖和在1.0%w/v至2.0%w/v范围内的透明质酸。该壳聚糖具有85%的脱乙酰度和150kDa的分子量。该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00kDa。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伤口愈合组合物,包含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和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用于口服和/或局部给药的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或液体剂型的赋形剂。
背景技术
外部和内部伤口的处理和治疗属于激烈研究和商业利益的领域,因为它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传统的伤口愈合剂已被更新和更先进的敷料广泛取代。
慢性伤口仍然是治疗中最困难和最昂贵的慢性病症之一。此外,慢性伤口对患有它们的人的生活造成潜在的影响,因为患者通常将被隔离并且具有有限的活动性。因此,大多数慢性伤口患者退出生活,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感到与周围环境隔离。因此,除了对这些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经济负担之外,还存在与慢性伤口相关的巨大社会心理成本。
因此,正在不断开发具有各种医学特性的广泛范围的惰性和生物活性伤口敷料材料。通常,伤口敷料材料应该可渗透水分和氧气,并且该材料应该粘合到干燥的皮肤上。此外,愈合的伤口必须具有稳定和充足的氧气、营养素、酶和细胞供应。一旦控制了上述因素并且制备了具有适当的清创和湿度控制的伤口床,伤口便准备好进行愈合。旨在实现适于愈合的良好制备的伤口床的产品被广泛研究。
此外,具有酶活性的细胞和生物化学组分是伤口组织修复和恢复的关键组分。存在许多天然聚合物,其对于伤口处理中的各种应用表现出适当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各种中性材料(即纤维素),碱性材料(即甲壳质和壳聚糖(chitosan)),酸性物质(即海藻酸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硫酸化多糖(即肝素、软骨素、皮肤素和硫酸角蛋白)在伤口护理应用方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衍生物,其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中提取。壳聚糖是生物医学应用中最重要的生物聚合物之一。壳聚糖是一种生物聚合物,它是甲壳质的脱乙酰化衍生物,由葡糖胺和N-乙酰葡糖胺组成。当N-乙酰基-葡糖胺或N-葡糖胺单元的数量分别高于50%时,生物聚合物被称为甲壳质或壳聚糖。
壳聚糖的结合多种生物活性的低毒性,如抗菌和抗真菌作用、止血效果、低免疫原性、疤痕预防、以及从基质中有效释放药物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它也是亲水性高分子量阳离子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它的生物粘附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特征已吸引了临床工业研究者的兴趣。此外,壳聚糖和基于壳聚糖的不同材料已证明具有促进快速真皮再生和加速伤口愈合的有利特性。
此外,壳聚糖因其在稀酸中的易溶性而被广泛研究,使其更易于使用和化学反应。然而,它通常不溶于pH7以上的水溶液,因为其刚性晶体结构和脱乙酰化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对壳聚糖主链进行各种化学改性以获得共价接枝或交联的壳聚糖,以改善其水溶性和胶凝性,这通常需要使用有毒试剂。
透明质酸(HA)是具有重要生物医学应用的生物聚合物之一,例如增加细胞增殖和迁移、血管生成、组织愈合以及作为炎症反应控制。它是一种高分子量(104-107kDa)非硫酸化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是许多组织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matrix,ECM)的组成部分,如皮肤、滑膜关节和牙周组织。
US4572906公开了一种外科敷料,其在愈合过程中保护伤口。敷料包含重量比为约3:1至1:3的明胶和壳聚糖的共混物和基于明胶和壳聚糖的总重量的0-40%w/w的相容性增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制药私人有限公司,未经制药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