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额外油路双作用多级液压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3083.4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9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杜浩斌;张昌华;唐瑞;陈洁;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6 | 分类号: | F15B15/16;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筒 多级液压缸 集成阀 油路 驱动平台 同轴套装 液压设备 活塞杆 内腔中 双作用 液压油 内置 活塞杆套装 可靠性要求 软管连接 液压动力 外露 油管 自由 电缆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额外油路双作用多级液压缸,属于多级液压缸技术领域,包括:缸底、第一缸筒、第二缸筒、第三缸筒、活塞杆、第一集成阀及第二集成阀;第二缸筒同轴套装在第一缸筒内;第三缸筒同轴套装在第二缸筒内;活塞杆套装在第三缸筒内;第一集成阀用于使液压油自由地从与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连接的管路中流入到活塞杆的内腔中;所述第二集成阀用于使液压油自由地从油管流入到第三缸筒的内腔中;本发明可应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小安装尺寸、无外露电缆、无软管连接的水下工况,且通过在多级液压缸内布置额外油路为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提供液压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级液压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额外油路双作用多级液压缸。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下作业平台,其伸缩驱动装置原采用单级液压缸,供油管路为外置软管,当液压缸与其被驱动平台联动伸缩时,以拖链辅助供油软管进行收放,该方案存在占用安装空间大的缺点,存在水压作用下软管被压扁、拖链缠绕等风险,严重影响装备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额外油路双作用多级液压缸,可应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小安装尺寸、无外露电缆、无软管连接的水下工况,且通过在多级液压缸内布置额外油路为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提供液压动力。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置额外油路双作用多级液压缸,包括:缸底、第一缸筒、第二缸筒、第三缸筒、活塞杆、第一集成阀及第二集成阀;
所述第一缸筒、第二缸筒及第三缸筒均为两端开口的筒体;
所述第一缸筒的一端通过缸底将其开口端封闭,且缸底上设有与第一缸筒内腔相通的油口A;第一缸筒的另一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油口B;
所述第二缸筒同轴套装在第一缸筒内;第二缸筒的一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油口B,另一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油口B,第一油口B和第二油口B通过第二缸筒内设有的环形腔相通,且第一油口B通过第二缸筒和第一缸筒之间的间隙与油口B相通;第二缸筒可沿第一缸筒轴向反复运动,且第二缸筒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缸筒内的限位结构进行运动限位;
所述第三缸筒同轴套装在第二缸筒内;第三缸筒的一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三油口B,另一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四油口B,第三油口B和第四油口B通过第三缸筒内设有的环形腔相通,且第三油口B通过第三缸筒和第二缸筒之间的间隙与第二油口B相通;第三缸筒可沿第二缸筒轴向反复运动,且第三缸筒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缸筒内的限位结构进行运动限位;
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加工有一个与其内腔相通的轴向阶梯孔,另一端加工有两个与其内腔相通的连接孔,分别为油口C和油口D,且油口C和油口D分别通过管路与安装在活塞杆该端端部的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连接,用于给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供油和接收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的回油;与油口C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集成阀;且油口D通过油管与所述轴向阶梯孔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向阶梯孔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集成阀,将轴向阶梯孔封闭;
所述活塞杆套装在第三缸筒内;活塞杆的第二集成阀所在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五油口B,且第五油口B通过活塞杆和第三缸筒之间的间隙与第四油口B相通;所述活塞杆可沿第三缸筒轴向反复运动,且活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缸筒内的限位结构进行运动限位;
所述第一集成阀用于使液压油自由地从与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连接的管路中流入到油口C中,进而流入到活塞杆的内腔中;并使活塞杆的内腔中的液压油达到设定压力后,才可以经过油口C流到与被驱动平台上的液压设备连接的管路中;
所述第二集成阀用于使液压油自由地从油管流入到第三缸筒的内腔中;并使第三缸筒的内腔中的液压油达到设定压力后,才可以从第三缸筒的内腔流到油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筒内的限位结构为:安装在第一缸筒内圆周面的第一导向套的端面和缸底的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3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爆-电磁复合驱动弹跳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活塞杆缓冲防脱落的活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