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二维焊接辅助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3741.X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喜;杨坤;张杰;孔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连接板 导向轴 下端 搅拌摩擦焊 辅助机构 二维 立板 焊接辅助机构 压轮支架 抵压件 弹簧 机器人 机器人焊接 机器人控制 侧面设置 滑动连接 两侧设置 轴线对称 轮支架 上端面 下端面 偏移 上端 有压 针部 焊接 矫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二维焊接辅助机构,包括两个辅助机构沿主轴连接板的轴线对称设置于主轴连接板的下端面的两侧;每一辅助机构包括立板、压轮支架、两导向轴、两弹簧和抵压件;立板的上端连接于主轴连接板的下端面,立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导向轴的上部;每一导向轴的上部套设有一弹簧;两导向轴的下端均连接有压轮支架的上端面;压轮支架朝向搅拌摩擦焊针部的侧面设置有抵压件。本发明通过主轴连接板的下端面的两侧设置辅助机构,能矫正机器人焊接过程偏移、降低机器人控制难度,从而实现二维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进行搅拌摩擦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焊接辅助机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技术是1991年由英国焊接研究所(TWI)最早提出的一种固相连接技术,这项技术在短时间内就从发明走向了工业上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被业内誉为“继激光焊后又一次革命性的焊接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在航空航天、铁道运输设备、船舶业、汽车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今后必将应用到更多领域。
机器人搅拌头(焊具)有较高的柔性,可以实现复杂轨迹运动,使复杂结构件的焊接成为可能,故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与装备成为近年来搅拌摩擦焊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可提升焊接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其技术优势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使用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焊接时,由于机器人柔性化程度较高,焊接过程稳定且无需人为干涉,焊接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且有利于降低焊接生产成本,但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市面上均处于研发阶段,技术不够完善。
此外,机器人搅拌摩擦焊设备焊接时对待焊工件装夹要求高,需要复杂的工装将工件压持平整,工装成本高。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因工件焊接变形、工装夹具装夹不稳定、工件一致性不高等问题造成焊接缺陷。在焊接过程中因机器人本身刚性问题,受焊接作用力影响会造成偏焊,降低焊接成品率。在焊接过程中机器人使用压力控制,软件复杂,开发成本高。而现有置于搅拌头焊接方向前端的压轮或辅助机构不能以搅拌头作为回转轴实现二维焊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机构置于搅拌摩擦焊搅拌头的两侧,该辅助机构具有刚性好、结构紧凑的优点,能压紧工件;辅助机构控制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沿其轴向下压位移,从而矫正机器人焊接过程偏移,降低机器人控制难度,大幅度降低工装要求,实现二维焊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二维焊接辅助机构,其中,包括:
两辅助机构,两侧的所述辅助机构沿主轴连接板的轴线对称设置于主轴连接板的下端面的两侧,所述主轴连接板的上端面通过螺栓连接于搅拌摩擦焊主轴;所述搅拌摩擦焊主轴下设置有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所述搅拌摩擦焊搅拌头位于两所述辅助机构之间;
每一个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立板、压轮支架、两导向轴、两弹簧和抵压件;所述立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主轴连接板的下端面,所述立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所述导向轴的上部;每一所述导向轴的上部套设有一所述弹簧;两所述导向轴的下端均连接有所述压轮支架的上端面;所述压轮支架朝向所述搅拌摩擦焊搅拌头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抵压件。
上述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二维焊接辅助机构,其中,所述立板包括竖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所述竖直结构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主轴连接板的下端面;所述水平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结构的下端,并且所述水平结构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所述水平结构开设有两导向孔,每一所述导向孔内滑动连接一所述导向轴。
上述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二维焊接辅助机构,其中,包括:若干弹性组件,若干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平结构与所述压轮支架之间。
上述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二维焊接辅助机构,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轴的上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结构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37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