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取新戊二醇纯化废液中新戊二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4148.7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张云瑞;张艺宁;汪嘉一;李金鹏;孙喜桂;王建鹏;乔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9/74 | 分类号: | C07C29/74;C07C29/88;C07C29/78;C07C29/80;C07C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戊二醇 丁酸丁酯 废液 蒸馏 粗品 蒸汽 三价铁离子 重结晶溶剂 析出 缓慢结晶 加热过程 结晶堵塞 色度指标 循环利用 整体能耗 冷凝 接口处 精馏的 精馏塔 伴热 碱液 气化 去除 携带 节约 气象 | ||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提取新戊二醇纯化废液中新戊二醇的方法,在对废液进行蒸馏前,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加入碱液的方式去除废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增加了产品的纯度,提高了产品的色度指标。通过加入丁酸丁酯,利用蒸馏出的新戊二醇粗品所携带的热量使丁酸丁酯气化,经冷凝后在“T”型接口处与新戊二醇粗品气象混合成为新戊二醇的丁酸丁酯溶液,解决了新戊二醇在低于130℃结晶堵塞管线的问题,对比用蒸汽伴热防止结晶的办法,省去了对管线的加热过程,每小时至少可节约0.7t蒸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并且新戊二醇粗品蒸馏完成后,循环利用的丁酸丁酯作为重结晶溶剂,通过直接逐渐降温,缓慢结晶析出,过滤分离的方法,可直接得到符合标准的新戊二醇产品。整体能耗仅为精馏塔精馏的工艺的1/2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涉及加氢法生产新戊二醇的副产物新戊二醇残液的技术应用,具体为提取新戊二醇纯化废液中新戊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戊二醇,简称NPG,为白色结晶固体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无油醇酸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和弹性体的增塑剂、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于合成绝缘材料、印刷油墨、阻聚剂、合成航空润滑油油品添加剂等,以新戊二醇为原料合成的树脂性能优于使用乙二醇制备的树脂,国内新戊二醇生产企业仅有11家,在价格连续走高的情况下,仍长期供不应求,大部分依赖进口。目前新戊二醇生产方法有歧化法与综合加氢法,在加氢法制备新戊二醇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50%的新戊二醇。每千克99%新戊二醇的价格在10元以上,且对皮肤有刺激性,因此回收这部分废液当中的有用物质对环境、经济都有重要意义。工业生产中通过精馏的方式回收其中的新戊二醇。传统精馏工艺中,在对新戊二醇废液进行精馏之前,未除去其中的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会造成产品被氧化,降低产品纯度,也会影响产品色度;在精馏过程中,新戊二醇在低于130℃的情况下会结晶,堵塞精馏塔、管线,因此需要对管线进行加热,消耗大量能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提取新戊二醇纯化废液中新戊二醇的方法,在对废液进行蒸馏前,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加入碱液的方式去除废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增加了产品的纯度,提高了产品的色度指标。通过加入丁酸丁酯,利用蒸馏出的新戊二醇粗品所携带的热量使丁酸丁酯气化,经冷凝后在“T”型接口处与新戊二醇粗品气象混合成为新戊二醇的丁酸丁酯溶液,解决了新戊二醇在低于130℃结晶堵塞管线的问题,对比用蒸汽伴热防止结晶的办法,省去了对管线的加热过程,每小时至少可节约0.7t蒸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并且新戊二醇粗品蒸馏完成后,循环利用的丁酸丁酯作为重结晶溶剂,通过直接逐渐降温,缓慢结晶析出,过滤分离的方法,可直接得到符合标准的新戊二醇产品。整体能耗仅为精馏塔精馏的工艺的1/2左右。
本发明工艺流程为:
1.新戊二醇废液原料储罐中的废液通过泵加入结晶釜;开启循环进出水装置,同时打开搅拌装置,结晶釜内的原料保持20℃以下;保持搅拌状态下,将280kg浓度为30%的液碱以恒定速率9kg/min滴入结晶釜,滴加时间30-40min,保持釜内温度15-20℃;保持搅拌状态,将3吨丁酸乙酯以恒定速率75kg/min加入结晶釜,滴加时间30-45min,始终保持釜内温度15-20℃;静置20-30min,打开结晶釜底阀及收集槽阀门,使下层水相输送至收集槽,上层液相留在釜内;加入75kg干燥剂硫酸钠,搅拌30min,停止搅拌,关闭循环进出水装置,静置20min,打开结晶釜底阀、阀门及收集槽阀门,使釜内物料去固液分离器,固体物料去固废收集槽,无色液相通过泵输送至新戊二醇浓缩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4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