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研磨原位微乳化同步萃取茶油和皂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7990.6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红;陈渠玲;张爱华;刘博;张源泉;甘平洋;裴健儒;黄天柱;陈昌勇;朱凤霞;易江;徐晓闻;莫韩御;毛青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粮油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1/10;C11B3/12;C07H1/08;C07H15/256;C07J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皂素 茶油 微乳化 萃取 混合物体系 湿法研磨 正丁醇 茶饼 细胞壁 安全环保 原料价格 原位形成 皂素产品 萃取油脂 研磨 微乳液 油茶果 油茶籽 冷榨 破乳 湿法 微乳 增溶 破碎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研磨原位微乳化同步萃取茶油和皂素的方法,该方法以新鲜油茶果冷榨获得的茶饼为原料进行茶油和皂素的提取,采用正丁醇湿法对茶饼进行研磨来实现油茶籽细胞壁的高效温和破碎,得到天然态的微乳液萃取油脂和皂素,然后再将产生的油脂和皂素通过双亲增溶效应原位形成油脂‑皂素‑正丁醇‑水微乳的微乳化混合物体系,再将上述微乳化混合物体系进行强制破乳后分离,即得到茶油产品和皂素产品。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茶油和皂素的同步高效萃取,其原料价格低廉,安全环保,所使用工艺简单、方便,具有较佳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油制取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研磨原位微乳化同步萃取茶油和皂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第一大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达6500万亩),它具有耐旱、耐贫瘠和对土壤要求不高特点。我国有大量非耕地面积可用于油茶种植,这符合“不与粮争田”国策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环境生态效益,所以油茶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油茶籽年产量达到200多万吨,年产值达数552亿元;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中国油茶籽产量年平均增长5.4%,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将要突破7000万亩,因而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油茶籽含油率高达30%以上,茶油主要由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尤其油酸含量明显高于橄榄油;还富含磷脂、维生素E、角鲨烯和香醇素等营养成分,属于天然绿色保健食用油。所以,茶油具有“帝王油”和“东方橄榄油”等美誉。另外,在油茶加工副产物中,茶皂素为含量最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占茶油籽饼11%~17%,不仅具有天然优良的表面活性作用,还有杀灭害虫、抗菌消炎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洗涤、乳化和医药等行业。
目前,油茶加工技术存在目标产品单一、加工技术不合理和加工工序较长等问题,缺乏针对茶油和皂素特点的低成本高效联合制备技术。现行制备技术主要是套用其它植物油加工工艺,包括挤压粉碎和溶剂浸提等步骤。然而无论采用单独一步或分步联用,大多涉及极端操作条件(高温、强挤压),导致局部过热难以扩散,这不仅破坏油脂中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如磷脂、维生素E、角鲨烯和香醇素等),影响茶油品质,甚至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苯并(a)芘)。提油后的茶油饼大部分用作肥料甚至被抛弃,少数用来进一步提取皂素,其整体提取纯度约为30~40%,存在着提取纯度较低以及技术成本昂贵等问题。可见,深入开展茶油及茶皂素提取加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湿法研磨原位微乳化同步萃取茶油和皂素的方法,该方法针对油茶综合利用技术的复杂性,对油茶有效成分进行最大程度地利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湿法研磨原位微乳化同步萃取茶油和皂素的方法,以新鲜油茶果冷榨获得的茶饼为原料进行茶油和皂素的提取,采用正丁醇湿法对茶饼进行研磨来实现油茶籽细胞壁的高效温和破碎,得到天然态的微乳液萃取油脂和皂素,然后再将产生的油脂和皂素通过双亲增溶效应原位形成油脂-皂素-正丁醇-水微乳的微乳化混合物体系,再将上述微乳化混合物体系进行强制破乳后分离,即得到茶油产品和皂素产品。
基于上述技术思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油茶果预处理: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进行清洗、除杂后在低温干燥环境进行烘制,烘至茶果裂开后用揉搓方式将茶籽与茶蒲分离,分离出的茶籽继续进行低温烘制以将茶籽的水分控制在4%~10%之间。
S2:低温预榨:取步骤S1处理后的茶籽进行低温预榨,将大部分油脂预排出,将预榨后的饼粕取出,冷却至室温,在粉碎机内进行预粉碎,控制粉碎后的颗粒物粒度在1cm3以内,保存于干燥、通风环境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粮油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粮油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榨茶油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花生油压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