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扭矩分段梯度滤波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2331.1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20 | 分类号: | B60W30/20;B60W10/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6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扭矩 分段 梯度 滤波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扭矩分段梯度滤波控制方法及装置,判断当前周期输入扭矩值是否大于上周期输出扭矩值的关系,根据电机转速和油门踏板开度确定上升过间隙前阈值以及上升过间隙后阈值;根据上升过间隙前阈值和上升过间隙后阈值将扭矩上升过程分为过间隙前、过间隙中以及过间隙后三个阶段;对扭矩上升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扭矩上升梯度限值进行滤波;对扭矩下降阶段的滤波控制与上升阶段的滤波控制原理一样。本发明考虑了不同工作模式、不同加速踏板开度对扭矩变化率的影响及不同加速踏板开度对间隙阈值的影响,能够调节车辆在各种工况下扭矩变化的速率从而减弱冲击、窜动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扭矩分段梯度滤波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整车的传动系统机械中始终存在着大小不同的间隙,如图1所示,扭矩在整个传动系统间传递时(特别是扭矩变化剧烈以及传递方向发生改变时)会因为这些间隙的存在导致发动机或电机转速产生抖动,从而使驾驶员和乘客感受到冲击、窜动、回拉等现象。
公布号为“CN1046702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消除汽车传动系统间隙引起抖动的扭矩控制方法,该专利申请提出的控制方法消除了过间隙抖动的现象,该专利的具体方案为,在过间隙前和过间隙后使用一级滤波,减小扭矩变化率;在过间隙中使用二级滤波,使过间隙时扭矩变化率更小,从而达到在间隙中和间隙外不同扭矩变化率的效果进而实现消除抖动的目的。但是该专利申请主要是针对扭矩改变方向过程设计的,没有考虑扭矩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变化较快的情况,同时判断过间隙扭矩阈值是通过使用润滑油的温度查表得出,没有考虑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对间隙阈值的影响,而在不同的车速、加速踏板开度情况下的需求扭矩不尽相同,甚至相差较大,同时润滑油的温度变化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得到的间隙阈值不符合实际运行情况,从而使控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扭矩分段梯度滤波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根据润滑油温度确定扭矩分段梯度滤波时的间隙阈值导致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扭矩分段梯度滤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当前周期输入扭矩值是否大于上周期输出扭矩值,如果大于等于,则扭矩处于上升阶段,根据电机转速和油门踏板开度确定上升过间隙前阈值以及上升过间隙后阈值;根据上升过间隙前阈值和上升过间隙后阈值将扭矩上升过程分为过间隙前、过间隙中以及过间隙后三个阶段;对扭矩上升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扭矩上升梯度限值进行滤波;
判断当前周期输入扭矩值是否大于上周期输出扭矩值,如果小于,则扭矩处于下降阶段,根据电机转速和油门踏板开度确定下降过间隙前阈值以及下降过间隙后阈值;根据下降过间隙前阈值和下降过间隙后阈值将扭矩下降过程分为过间隙前、过间隙中以及过间隙后三个阶段;对扭矩下降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扭矩下降梯度限值进行滤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考虑了不同工作模式、不同加速踏板开度对扭矩变化率的影响及不同电机转速、不同加速踏板开度对间隙阈值的影响,能够调节车辆在各种工况下扭矩变化的速率从而减弱冲击、窜动等现象。
为了明确各个阶段对应的梯度的值的大小,在扭矩上升过程的过间隙前阶段、过间隙中阶段以及过间隙后阶段中,过间隙中阶段对应的扭矩上升梯度的值最小;在扭矩下降过程的过间隙前阶段、过间隙中阶段以及过间隙后阶段中,过间隙中阶段对应的扭矩下降梯度的值最小。
为了减弱扭矩上升过程中的冲击、窜动现象,对扭矩上升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扭矩上升梯度限值进行滤波的过程包括:
1)根据上周期扭矩输出值与上升过间隙前阈值、上升过间隙后阈值的大小判定当前周期处于上升过程的阶段,从而采用所处阶段对应的扭矩上升梯度限值对当前周期扭矩输入值进行滤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2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结构
- 下一篇:物品运输方法和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