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轮轨力确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3209.6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8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邬玉斌;宋瑞祥;吴雅南;何蕾;刘必灯;吴丹;张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确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列车轮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列车运行时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振动加速度;
基于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振动加速度及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计算所述列车在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
其中,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用于表征钢轨振动加速度与轮轨力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
基于所述列车的运行速度与所述列车的轮轨力幅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进行修正;
对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进行修正,是指对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进行修正;
考虑列车加减速行驶状态的修正后的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为:
其中,所述列车的运行速度与所述列车的轮轨力幅值之间的关系为f(v),若所述列车匀加速行驶,则f(v)=f(v0+at),v0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m1、m2、m3分别为所述列车的列车简化模型中的簧上质量、簧中质量、簧下质量,为m1在v0时的振动加速度,为m2在v0时的振动加速度,为v0时的钢轨振动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所述列车简化模型具体为:二系弹簧-质量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轮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具体通过如下方法构建:
构建列车简化模型,并确定所述列车的轮系运动微分方程;
基于所述轮系运动微分方程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原理,确定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轮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运行速度以及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幅值;
对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运行速度以及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幅值进行拟合,确定所述列车的运行速度与所述列车的轮轨力幅值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轮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列车运行时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振动加速度,具体包括:
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设置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列车运行时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振动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轮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具体设置在所述钢轨上相邻扣件中间部分的钢轨底部。
6.一种列车轮轨力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轨振动加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列车运行时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振动加速度;
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振动加速度及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计算所述列车在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
其中,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用于表征钢轨振动加速度以及轮轨力之间的关系;
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系统还用于:
基于所述列车的运行速度与所述列车的轮轨力幅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进行修正;
对所述列车在沿钢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轮轨力进行修正,是指对所述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进行修正;
考虑列车加减速行驶状态的修正后的列车轮轨力确定模型为:
其中,所述列车的运行速度与所述列车的轮轨力幅值之间的关系为f(v),若所述列车匀加速行驶,则f(v)=f(v0+at),v0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m1、m2、m3分别为所述列车的列车简化模型中的簧上质量、簧中质量、簧下质量,为m1在v0时的振动加速度,为m2在v0时的振动加速度,为v0时的钢轨振动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所述列车简化模型具体为:二系弹簧-质量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32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