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MM用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及其减薄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4960.8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志;黄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永淇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4 | 分类号: | B21B1/24;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薄板 滚压机构 减薄 减薄装置 传送机构 缓冲区 减薄区 卸料区 对称布置 依次设置 滚压轮 夹紧轮 隔段 传送 调控 | ||
1.一种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包括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4)带动下依次经过的减薄区(1)、缓冲区(2)、以及卸料区(3),其特征在于,
FMM金属薄板经所述减薄区(1)连续减薄,所述减薄区(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滚压机构(11)与第二滚压机构(12),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均包括偶数个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对称布置的滚压轮(101);
所述第一滚压机构的滚压轮(101)呈直线形分布、所述第二滚压机构的滚压轮(101)呈两对称的扇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压机构(11)与第一控制系统电连、且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沿着FMM金属薄板的传送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一个以上;
每个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荷重计(102)、张力计(103)以及测厚仪(104),所述荷重计(102)、张力计(103)以及测厚仪(104)均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一滚压机构(11)之间或第二滚压机构(12)与相邻的第一滚压机构(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与第二控制系统电连、且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测厚仪(104)、张力计(103)以及平坦度测量仪(105);
所述测厚仪(104)、张力计(103)以及平坦度测量仪(105)均位于第二滚压机构(12)与缓冲区(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或下方的滚压轮(101)均分别从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一端逐层设置有3~4层;
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或下方的滚压轮(101)均分别从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一端逐层设置有3~4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滚压轮(10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滚压机构滚压轮(101)的直径均从靠近FMM金属薄板的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的一端逐渐增大;
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的内层滚压轮(101)直径为相邻外层滚压轮(101)直径的1.25~1.65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中的每个靠近FMM金属薄板的内层滚压轮(101)均与一个相邻的外层滚压轮(101)相切;
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中的每个靠近FMM金属薄板的内层滚压轮(101)均与两个相邻的外层滚压轮(101)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2)包括一个以上呈连续V字形活动布置的张紧轮(201),FMM金属薄板呈连续的V字形缠绕于所述缓冲区的张紧轮(201);
所述卸料区(3)包括一头一尾成对设置的夹紧轮(301)、位于两对夹紧轮之间的平板(302)、以及置于FMM金属薄板上方的CCD检测仪(303),FMM金属薄板沿着所述平板(302)的上表面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系统和第二控制系统均电连的主控制系统;
所述主控制系统用以调整FMM金属薄板缠绕在缓冲区各个张紧轮(201)上的张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永淇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永淇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49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