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低品位铁矿磁重联合提质降尾的选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8970.9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詹忠杰;焦栋;王珏淦;浦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5/10 | 分类号: | B04B5/10;B03C1/00;B03C1/005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张玉;谢乔良 |
地址: | 65340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品位 铁矿 联合 提质降尾 选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低品位铁矿磁重联合提质降尾的选矿工艺,所述的选矿工艺包括一段磨矿、一段弱磁选、一段强磁选、二段磨矿、二段弱磁选、三段强磁选、离心机选别步骤。本发明通过磁选重选联合的方式,有效提高铁精矿品位,且本发明的二段强磁精矿、三段强磁扫选精矿合并通过离心机选别后精矿并入铁精矿62%(总精),其TFe品位不低于62%,满足生产需求,且特殊情形时离心机精矿也可单独落地为50品次级精矿;离心机尾矿可返回二段强磁给矿进入流程再选。总尾矿品位不高于5.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低品位铁矿磁重联合提质降尾的选矿工艺。
背景技术
约占我国铁矿资源18%的大红山式铁矿是火山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大红山铁矿主要包括深部铁矿和浅部熔岩铁矿。
随着目前铁系列入选原矿品位的逐步降低,矿石硬度升高,半自磨可磨性随之降低,返砂量增大,目前已出现轻微的顽石积累现象。原选矿方案利用停产调整期间,对铁系列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生产上主要通过降低高梯度磁选机磁场来调整,入选原矿为井下低品位矿石,具有嵌布粒度细、不均匀的特点,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少量菱铁矿,铁系列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弱磁—强磁全磁选流程,生产工艺调整手段单一,不仅精矿品位提高不明显,尾矿品位偏高,金属流失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发明一种井下低品位铁矿磁重联合提质降尾的选矿工艺,以达到提质、降尾、增量、增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低品位铁矿磁重联合提质降尾的选矿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一段磨矿、一段弱磁选、一段强磁选、二段磨矿、二段弱磁选、三段强磁选、离心机选别步骤,具体包括:
1)一段磨矿:先将井下低品位铁矿进行磨矿,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以上;
2)一段弱磁选:将上述经过一段磨矿后的矿石进行磁感应强度为0.1-0.15T的弱磁选,得到一段弱磁精矿和一段弱磁尾矿;
3)一段强磁选:将上述一段弱磁尾矿进行磁感应强度为1-1.5T的强磁选,得到一段强磁精矿和一段强磁尾矿;
4)二段磨矿:将一段弱磁精矿和一段强磁精矿合并进行磨矿,磨矿细度为-0.045mm占80%以上;
5)二段弱磁选:将上述经过二段磨矿后的矿石进行磁感应强度为0.1-0.12T的弱磁选,得到二段弱磁精矿和二段弱磁尾矿;
6)二段强磁选:将二段弱磁尾矿进行磁感应强度为0.6-1T的强磁选,得到二段强磁精矿和二段强磁尾矿;
7)三段强磁选:将二段强磁尾矿进行磁感应强度为0.7-0.8T的强磁选,得到三段强磁精矿和三段强磁尾矿,所述的三段强磁尾矿和一段强磁尾矿合并为尾矿;
8)离心机选别:将二段强磁精矿、三段强磁精矿合并进行离心机选别,得到离心机精矿和离心机尾矿,所述的离心机尾矿返回二段强磁选给矿再选形成闭路,所述的离心机精矿和二段弱磁精矿合并得到铁精矿,或者离心机精矿直接落地为次级精矿,二段弱磁精矿作为铁精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磁选重选联合的方式,有效提高铁精矿品位,且本发明的二段强磁精矿、三段强磁扫选精矿合并通过离心机选别后精矿并入铁精矿62%(总精),其TFe品位不低于62%,满足生产需求,且特殊情形时离心机精矿也可单独落地为50品次级精矿;离心机尾矿可返回二段强磁给矿进入流程再选。总尾矿品位不高于5.35%。
2、本发明的选矿工艺在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弱磁-强磁磁选流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高梯度磁选机磁场来进行调整,并在扩能降尾区域的三段强磁后增设重选流程,实现次级精矿落地,不混入62%品铁精矿,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8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