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浆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1913.6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虎;薛勇刚;刘文静;陈小华;董剑波;李铭;刘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济普兰德生物质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搅拌 污泥 螺旋式桨叶 浆化装置 搅拌轴 框架式 污泥浆 桨叶 竖直 平行搅拌轴 蒸汽导入管 顶部安装 机械密封 出料口 搅拌器 进料口 浆化 团块 运送 运输 配合 | ||
1.一种污泥浆化装置,包括浆化装置本体、蒸汽导入管、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浆化装置本体分为若干污泥搅拌腔,若干所述污泥搅拌腔依次连通,每个所述污泥搅拌腔设有从顶部安装的竖直搅拌轴,所述竖直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器,用于搅拌污泥;
若干所述污泥搅拌腔至少包括始端的进料搅拌腔、尾端的出料搅拌腔,所述进料搅拌腔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料搅拌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若干所述污泥搅拌腔依次连通是指相邻的所述污泥搅拌腔之间设有泥浆通道,相邻的所述污泥搅拌腔中靠近所述进料搅拌腔的污泥搅拌腔记为上级污泥搅拌腔,相邻的所述污泥搅拌腔中靠近所述出料搅拌腔的污泥搅拌腔记为下级污泥搅拌腔;
所述泥浆通道的始端为所述上级污泥搅拌腔的上部泥浆出口,在所述污泥浆化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上级污泥搅拌腔中超过所述泥浆通道的始端高度的泥浆流入所述下级污泥搅拌腔;
所述蒸汽导入管分布于所述浆化装置本体的下方,所述蒸汽导入管的输入端连接蒸汽源,所述蒸汽导入管的输出端通过位于所述浆化装置本体上的蒸气导入管连接口伸入至若干个所述污泥搅拌腔内,导入所述污泥搅拌腔内部的污泥进行热水解所需的蒸汽,形成浆化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螺旋式桨叶和框架式桨叶,所述螺旋式桨叶位于所述竖直搅拌轴上,用于将所述污泥搅拌腔底部的污泥向上运输,所述框架式桨叶沿周向安装于所述螺旋式桨叶的外部,用于混合污泥,所述螺旋式桨叶、所述框架式桨叶与所述竖直搅拌轴形成同轴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桨叶的顶部桨叶比浆化液面高200~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桨叶的直径为400~600mm,所述框架式桨叶的直径为800~1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桨叶与所述竖直搅拌轴为一体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揠板,所述第一揠板的高度高于浆化液面的高度,使团块的污泥得到充分的搅拌和浆化,浆化污泥在饱和时从所述第一揠板溢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通道由第二揠板和第三揠板构成,所述第二揠板的底部与所述浆化装置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揠板的上端与所述浆化装置本体的顶部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三揠板的上端与所述浆化装置本体的顶部在同一高度,所述第三揠板的下端与所述浆化装置本体的底部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二揠板和所述第三揠板间隔设置且在高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形成所述泥浆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搅拌轴外部连接电机,给所述竖直搅拌轴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搅拌腔内的所述竖直搅拌轴的功率大于剩余的所述竖直搅拌轴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搅拌腔内的所述竖直搅拌轴的功率为3~5.5Kw,剩余的所述竖直搅拌轴的功率为1.5~4Kw。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竖直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济普兰德生物质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济普兰德生物质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19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