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销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2349.X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合艳;孙江锋;郭军光;王文超;张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7/02 | 分类号: | G05B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2100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打销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供电电源(10),电气控制系统(16)、气动控制系统(17)和打销装置(19),所述打销装置(19)包括封闭的腔体及一端穿过腔体的活塞杆(15),所述活塞杆(15)位于腔体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18),所述活塞(18)将腔体内部分为气缸塞腔(2)和气缸杆腔(3),所述气缸塞腔(2)和气缸杆腔(3)分别与气动控制系统(17)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16)包括总电源开关(9)、供电电源(10)、按钮开关(8)、第一延时继电器(6)和第二延时继电器(7),所述总电源开关(9)的一端与供电电源(10)的正极连接,所述总电源开关(9)的另一端与按钮开关(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钮开关(8)的第二端与第二延时继电器(7)的常闭触点c(13)、第一延时继电器(6)、供电电源(10)的负极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按钮开关(8)的第二端还与第一延时继电器(6)的常闭触点b(12)、气动控制系统(17)、供电电源(10)的负极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按钮开关(8)的第二端还与第一延时继电器(6)的常开触点a(11)、第二延时继电器(7)、供电电源(10)的负极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气动控制系统(17)包括气源(4)和二位五通电磁阀(1),所述气源(4)与二位五通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二位五通电磁阀(1)的第一出气口与气缸塞腔(2)连通,第二出气口与气缸杆腔(3)连通,所述二位五通电磁阀(1)的电磁线圈(5)与第一延时继电器(6)的常闭触点b(12)、按钮开关(8)的第二端、供电电源(10)的负极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6)为通电延时型继电器,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7)为断电延时型继电器;所述供电电源(10)为直流可充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10)上设有充电插口(14)。
2.一种打销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销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单次作业控制方法和连续作业控制方法,所述单次作业控制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7.1,闭合总电源开关(9),为打销装置(19)的控制系统接通供电电源做准备;
步骤7.2,闭合按钮开关(8),使二位五通电磁阀(1)中电磁线圈(5)通电换向,导通二位五通电磁阀(1)的第一出气口,使气源(4)向气缸塞腔(2)中充气,活塞杆(15)伸出作业;
步骤7.3,步骤7.2中的活塞杆(15)伸出作业完成后,断开按钮开关(8),使二位五通电磁阀(1)中电磁线圈(5)断电复位,导通二位五通电磁阀(1)的第二出气口,使气源(4)向气缸杆腔(3)中充气,活塞杆(15)缩回;
所述连续作业控制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8.1,闭合总电源开关(9),为打销装置(19)的控制系统接通供电电源做准备;
步骤8.2,闭合按钮开关(8),二位五通电磁阀(1)中电磁线圈(5)通电换向,导通二位五通电磁阀(1)的第一出气口,使气源(4)向气缸塞腔(2)中充气,活塞杆(15)伸出作业,电磁线圈(5)通电的同时,第一延时继电器(6)通电,常闭触点b(12)延时断开,使电磁线圈(5)断电复位,导通第二出气口,使气源(4)向气缸杆腔(3)中充气,活塞杆(15)缩回,常闭触点b(12)延时断开的同时常开触点a(11)闭合,使第二延时继电器(7)通电,从而使常闭触点c(13)断开,使第一延时继电器(6)断电,常闭触点b(12)闭合,从而使电磁线圈(5)通电换向,导通第一出气口,使气源(4)向气缸塞腔(2)中充气,活 塞杆(15)伸出作业,同时常开触点a(11)断开,使第二延时继电器(7)断电,常闭触点c(13)延时闭合,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步骤8.3,断开按钮开关(8),使二位五通电磁阀(1)中电磁线圈(5)断电复位,导通二位五通电磁阀(1)的第二出气口,使气源(4)向气缸杆腔(3)中充气,活塞杆(15)缩回,完成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23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表
- 下一篇:一种高可靠性深海水下自主航行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