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4913.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邓丽萍;蒲七;龚忠良;李云坤;胡利韦;王石权;王磊;张艺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作业区 泥炭质软土 基坑 环形板 基坑土方 平面区域 土方开挖 中心岛 建筑施工技术 边缘区域 平衡对称 行车通道 逐层开挖 边缘处 深基坑 施工 受力 填筑 对称 重复 延伸 申请 安全 保证 | ||
1.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环形板撑的预设位置来确定沿所述基坑深度土方开挖分层的数量及位置,对所述基坑进行逐层开挖,每层的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平面区域上沿中心位置对称划分出当前层的两个作业区,两个所述作业区分别位于所述基坑平面区域的边缘处,并标出土方开挖的作业推进路线;
步骤二,对两个所述作业区分别进行边开挖边填筑,在开挖过程中形成机械行走的道路及行车通道;
步骤三,对每个所述作业区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当前层环形板撑;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所述当前层的所有的边缘区域的开挖和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
步骤五,按照与步骤一至步骤二相同的开挖方法开挖所述当前层中心岛的土方,并将步骤二中的行车通道延伸至所述当前层中心岛的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坑内的所述环形板撑设置的道数来确定沿所述基坑深度开挖的分层数量,每一道所述环形板撑所在的位置对应为一个挖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前层所述作业区的划分应根据所述基坑平面大小及挖掘机的生产能力划分,所述作业推进路线采用环岛式进行开挖推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边开挖边填筑是在所述作业区的所述基坑边缘处,在所述行车通道的范围内顺所述基坑边缘挖出泥炭质软土和淤泥后,填筑砖渣形成坡状的所述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连接所述基坑的栈桥,开挖的土方通过所述行车通道及所述栈桥运至所述基坑的外部;所述基坑外圈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对所述基坑的塘内填筑砖渣形成机械作业面及坑内填筑砖渣形成所述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连接所述基坑的所述栈桥,开挖的土方通过所述行车通道及所述栈桥运至所述基坑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包括斜坡道和立柱,所述斜坡道的一侧与所述行车通道连接,另一侧支承在所述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置于土层中的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是在所述基坑土方开挖前施工完成;所述斜坡道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斜坡道支承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并与所述立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完成一层所述当前层的所述作业区开挖后,进行该层所述作业区的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与所述基坑边缘的所述行车通道相遇时,挖走所述行车通道内的填筑料;当所述环形板撑施工完成后,再对所述行车通道进行填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9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