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低品质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改质方法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59576.5 申请日: 2019-03-04
公开(公告)号: CN111647432B 公开(公告)日: 2021-08-06
发明(设计)人: 侯焕娣;申海平;龙军;梁家林;魏晓丽;张久顺;董明;戴立顺;龚剑洪;侯栓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0G69/04 分类号: C10G69/04;C07C4/06;C07C11/04;C07C11/06;C07C1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品质 生产 烯烃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一种由低品质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低品质油先进行临氢转化反应得到临氢转化产物;将所得临氢转化产物进行分离处理,至少得到第一分离产物,将第一分离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改质油和残渣,将残渣返回进行临氢转化反应或者进行外甩;或者,将部分残渣返回进行临氢转化反应,剩余部分残渣进行外甩;将所得改质油进行加氢改质,得到加氢后改质油;将所得加氢后改质油进行催化转化反应生产低碳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改质方法和系统不仅可实现低品质油高效绿色转化,且可实现由低品质油生产化工原料‑低碳烯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低品质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改质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国内外多以天然气或石脑油馏分为原料,利用乙烷裂解或石脑油蒸汽裂解工艺生产低碳烯烃;但该工艺的丙烯产量很低,无法满足化工市场对丙烯的需求。因而,采用石油资源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是炼油企业研究的热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增长放缓,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保持宽松。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在供给侧,未来几年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将持续上升,在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会趋紧;在需求侧,未来5年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攀升,2019年或将突破1亿桶/日;其中,非常规油、劣质重油的加工量将逐年增加。因此,利用非常规油或劣质油来最大量生产低碳烯烃之类的化工原料,是石化企业拓宽低碳烯烃生产原料来源,产品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和重点。

中国专利CN101045884A公开了一种由渣油和重馏分油生产清洁柴油和低碳烯烃的方法。该方法是渣油与任选的催化裂解油浆进入溶剂脱沥青单元,所得的脱沥青油与任选的重馏分油进入加氢单元,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分离产物得到轻重石脑油馏分、柴油馏分和加氢尾油;加氢尾油进入催化裂解单元,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分离产物得到低碳烯烃、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油浆;柴油循环回催化裂解单元,全部或部分的油浆返回溶剂脱沥青单元。该方法加工减压渣油和催化裂解油浆的混合物,可获得27.3重%丙烯和10.6重%乙烯。

WO2015084779A1公开了一种采用溶剂脱沥青和高苛刻度的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来生产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减压渣油和溶剂混合后进行溶剂脱沥青处理,得到富含溶剂的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富含溶剂的脱沥青油经分离溶剂之后进入重油深度催化裂解装置进行深度裂解反应,得到富含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的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首先将渣油进行溶剂脱沥青处理,然后通过组合工艺实现了脱沥青油高效转化且生成低碳烯烃,但对于脱油沥青未进行使用和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低品质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改质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改质方法不仅可实现低品质油高效绿色转化,且可实现由低品质油生产化工原料-低碳烯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低品质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改质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作为改质原料的低品质油进行临氢转化反应,得到临氢转化产物;其中,所述临氢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30-70重量%,所述临氢转化反应的转化率=(改质原料中沸点在524℃以上组分的重量-转化产物中沸点在524℃以上组分的重量)/改质原料中沸点在524℃以上组分的重量×100重量%;

(2)将步骤(1)中所得临氢转化产物进行分离处理,至少得到第一分离产物;其中,所述第一分离产物中,沸点在350℃以下组分的含量不大于5重量%,沸点在350-524℃之间组分的含量为20-60重量%;

(3)将步骤(2)中所得第一分离产物在萃取分离单元中采用萃取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得到改质油和残渣;

(4)将步骤(3)中所得的残渣返回步骤(1)中进行所述临氢转化反应;或者,将步骤(3)中所得的残渣进行外甩;或者,将部分步骤(3)中所得的残渣返回步骤(1)中进行所述临氢转化反应,剩余部分残渣进行外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