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1065.7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宁堂原;胡恒宇;陈为峰;陈建省;赵岩;李耕;陈国庆;韩惠芳;韩坤;安振;张梦坤;秦基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22/00;A01G22/2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生态 牧场 高效 方法 | ||
1.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草地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具体为放牧区、多熟青饲种植区、畜舍区进行合理的配置,其中放牧区、多熟青饲草种植区、畜舍区的面积分别占60-79%、19-39%和0.5-5%;
(2)建立周年均衡产饲草高效生产模式,所述放牧区为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间作种植,并且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错期播种,轮牧、休牧;
(3)根据生产力调查,明确干草产量年度变化;根据干草年度产量动态,确定的羊、牛放牧量,进行生态放牧;
所述放牧区和多熟青饲种植区都采用挖沟洗盐的方式种植,挖排盐沟,在两个排盐沟之间形成20m-30m宽的地块,所述放牧区和多熟青饲种植区都种植在所述地块上;
具体的挖排盐沟处理为:
(1)首先选定待冲洗的地块,在所述待冲洗地块两侧挖排盐沟,所述待冲洗地块的面积是所述排盐沟面积的2-8倍;
(2)将所述排盐沟底设置与其相配合的大槽,沿所述大槽长度方向上设置淡水存水池,所述淡水存水池两端设置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小槽,所述淡水存水池的高度低于小槽的高度,所述淡水存水池中设置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设置在待冲洗地块的滴灌管通过输水管连接;
(3)将待冲洗地块漫灌浇水洗盐,并将淡水存水池中注入淡水,然后将排盐沟的顶部铺设流滴膜,所述流滴膜向下凹陷,角度为15°-30°,所述流滴膜的凹陷最低端与淡水存水池的位置对应,所述流滴膜固定在所述小槽上,将流滴膜固定并拉紧;
(4)启动设置在所述淡水存水池中的水泵,通过滴灌管继续对待冲洗地块进行洗盐,并防止盐分上移,通过蒸发作用将排盐沟中收集的盐水蒸发,蒸发后的淡水汇集在流滴膜上并流入淡水存水池,能够持续循环的洗盐并防止盐分的上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羊、牛的放牧量分别为100-120头/平方公里、10-12头/平方公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放牧区为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间作种植,并且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混合播种,按照长势进行适度轮牧和休牧;所述多熟青饲种植区为黑麦草-双季青饲玉米种植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黑麦草种植带幅宽2.0m,行距0.12 m,共15行,苜蓿种植带幅宽1.6 m,行距0.35 m,共5行,黑麦草与多年生苜蓿间作的间距为0.35 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以及青饲夏玉米错期播种具体为:首先按照正常播期播种苜蓿和黑麦草,然后随着放牧的进行,在黑麦草吃掉的地块每隔3-5天集中播种青饲玉米1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苜蓿与黑麦草的播种量比为4:3,所述苜蓿每亩播种量为1000g。
7.如权利要求4、5和6任一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熟青饲种植区为黑麦草-双季青饲玉米种植区具体为:所述黑麦草10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收获,行距20 cm,播种方式为机播,播种量为300 kg·hm-2;所述青饲玉米分别于4月上旬、7月上旬收获和7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行距0.6 m,播种方式为机播,播种密度为67500株·h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各时期所述牛羊均以放牧区生长的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多熟青饲草种植区种植的饲草按时收获并青贮,以补偿放牧区食物不足时的差额。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排盐沟顶部铺设流滴膜进行盐水蒸发淡化,然后在种植区进行淡化水膜下滴灌洗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0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