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1065.7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宁堂原;胡恒宇;陈为峰;陈建省;赵岩;李耕;陈国庆;韩惠芳;韩坤;安振;张梦坤;秦基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22/00;A01G22/2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生态 牧场 高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草地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具体为放牧区、多熟青饲种植区、畜舍区进行合理的配置,2)建立周年均衡产饲草高效生产模式,所述放牧区为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间作种植,并且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错期播种,轮牧、休牧;3)进行羊牛混合放牧,羊、牛的放牧量分别为100‑120头/平方公里、10‑12头/平方公里。该方法合理的搭配牧草种植区、放牧区、畜舍区分布,以及合理的载畜量和放牧制度等,使盐碱地的牧场达到种植与养殖之间有机的结合,传统的牧草与新引进牧草的合理搭配,使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形成一种高效的生态牧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牧场的种养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黄河由山东省注入渤海湾,在其入海口处,形成大面积的冲击平原黄河三角洲,由于周期性的海潮浸漫和地下水排水不畅,三角洲上沿海岸线形成带状的滨海盐土区域,其上发育盐生草甸植物群落,是山东省主要畜牧基地之一,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相当丰富。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立草为业,把种草养畜作为畜牧业的主攻方向,突出苜蓿种植,实施种养结合,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种草养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草畜分离的现象还相当突出,种草养畜一体化程度较低,种植、养殖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产需脱节。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群众对牧草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是草就养畜,是地就种草,人人都会种,一草养六畜的观念普遍存在,导致管理粗放,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该方法合理的搭配牧草种植区、放牧区、畜舍区分布,以及合理的载畜量和放牧制度等,使盐碱地的牧场达到种植与养殖之间有机的结合,传统的牧草与新引进牧草的合理搭配,使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形成一种高效的生态牧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盐碱地生态牧场高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草地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具体为放牧区、多熟青饲种植区、畜舍区进行合理的配置,其中放牧区、多熟青饲草种植区、畜舍区的面积分别占 60-79%、19-39%和0.5-5%;
(2)建立周年均衡产饲草高效生产模式,所述放牧区为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间作种植,并且多年生苜蓿与黑麦草错期播种,轮牧、休牧;所述多熟青饲种植区为黑麦草-双季青饲玉米种植区;
(3)根据生产力调查,明确干草产量年度变化;根据干草年度产量动态,确定适宜的羊、牛放牧量,进行生态放牧。
优选的:所述放牧量中羊:牛的数量为10:1。
优选的:所述羊、牛的放牧量分别为100-120头/平方公里、10-12头/平方公里。
优选的:所述放牧区和多熟青饲种植区都采用挖沟洗盐的方式种植,挖排盐沟,在两个排盐沟之间形成20m-30m宽的地块即待冲洗地块,所述放牧区和多熟青饲种植区都种植在所述地块上。
具体的挖排盐沟处理为:
(1)首先选定待冲洗的地块,在所述待冲洗地块两侧挖排盐沟,所述待冲洗地块的面积是所述排盐沟面积的2-8倍;
(2)将所述排盐沟底设置与其相配合的大槽,沿所述大槽长度方向上设置淡水存水池,所述淡水存水池两端设置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小槽,所述淡水存水池的高度低于小槽的高度,所述淡水存水池中设置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设置在待冲洗地块的滴灌管通过输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