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苦丁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566.5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侯茂;游玲;陈敏;谢发;谢明生;周光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4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发酵 冠突散囊菌 苦丁茶 茶叶 分离纯化 固体菌种 灭菌效果 液体菌种 烘干 汽蒸 接种 分解 节约 | ||
1.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苦丁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离纯化固体菌种:首先称取茯砖茶,加无菌水,振荡培养,用2层无菌纱布过滤,再用蒸馏水洗涤茶渣,过滤得浸提液,吸取200ul浸提液涂布到PDA固体培养基中,当冠突散囊菌生长后,用PDA固体培养基采用平板画线法纯化,得到冠突散囊菌单菌落后再一次转接到新的PDA固体培养基,得到冠突散囊菌的固体菌种;
步骤2、制备液体菌种:将冠突散囊菌固体菌种接种到CZG液体培养基内,振荡培养;得到冠突散囊菌液体菌种;
将制得的冠突散囊菌液体菌种再一次转接到新CZG液体培养基内,振荡培养,得到新鲜冠突散囊菌液体菌种;
步骤3、茶叶汽蒸接种:将苦丁茶毛茶和苦丁茶精致茶混合,按容器体积的1/3的茶叶量装入三角瓶或广口瓶中;将红茶茶汤或者茶枝加入到混合苦丁茶中;将红茶茶汤加入到苦丁茶中;搅拌均匀,用封口膜将锥形瓶密封,汽蒸,待锅内温度降至40℃以下,取出茶叶,无菌接种液体菌种,搅拌均匀封口,制得发酵茶;
步骤4、发酵:将制得的发酵茶发酵,发酵过程中观察茶叶湿度的变化,若茶叶湿度明显过低,应适当进行补水,保证冠突散囊菌的快速生长,发酵,得到发酵完全的苦丁茶;
步骤5、烘干包装:将发酵好的苦丁茶分散,置于烘箱内烘干,烘干过程中每隔15分钟将茶叶翻转搅拌一次,得到发酵苦丁茶成品,并包装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茯砖茶与无菌水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300-8: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振荡培养温度为25-35℃,振荡培养转速为55-65r/min,振荡培养时间为20-2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CZG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60g/L,磷酸氢二钾1g/L,NH3NO3 3g/L,NaCl40-50g/L,MgSO4·7H2O 0.5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摇瓶振荡培养温度为25-30℃,振荡培养转速为110-140r/min,振荡培养时间为4-10d;将制得的冠突散囊菌液体菌种再一次转接到新CZG液体培养基内的振荡培养温度为25-30℃,振荡培养转速为110-140r/min,振荡培养时间为3-8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苦丁茶毛茶和苦丁茶精致茶的质量比为6:4;红茶茶汤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红茶加入到蒸馏水煮沸,得到红茶茶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红茶茶汤的质量浓度为5%-8%;蒸馏水、红茶茶汤或者茶枝与苦丁茶混合物体积质量比:15:100-25:100;汽蒸温度为70-80℃,汽蒸时间为15-25min;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8%-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发酵温度为28℃-31℃,空气湿度55%-65%,发酵10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烘干温度为60-75℃,烘干时间为85-100min。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冠突散囊菌发酵苦丁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学院,未经宜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藻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肥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