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甲氨基对二甲苯环二体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2215.6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民;张佳慧;宋相海;潘东辉;王华政;徐宁宁;缪亚男;杨红美;朱艳丽;高李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1/31 | 分类号: | C07C211/31;C07C209/26;C07C47/546;C07C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二甲苯 二体 甲氨基 甲酰基 合成 氨气 二氯甲基甲醚 加氢催化剂 催化作用 二氯甲烷 反应溶剂 还原反应 四氯化钛 氢气 粗产品 反应釜 烃化剂 重结晶 浓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甲氨基对二甲苯环二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2,2]‑对二甲苯环二体为原料,以二氯甲烷为反应溶剂,在四氯化钛催化作用下,以二氯甲基甲醚为烃化剂,发生Rieche反应,生成4‑甲酰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2)4‑甲酰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氨气、氢气在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粗产品,经过浓缩、重结晶、干燥后得到4‑甲氨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甲氨基对二甲苯环二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Parylene涂覆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电特性,其独特的分子级沉积模式,使其在MEMS、医疗器械、文物保护、电子行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作为MEMS器件中的微机械零部件和滑涂层;可以作为医疗器械、人体器官的润滑防腐涂层;可以作为文物、标本的加固保护涂层;也可以作为半导体产品中的介质材料、防护涂层,并能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随着人们对Parylene涂覆材料特性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该种材料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正在气密保护、三防等方面尝试应用,如在混合电路中做绝缘和隔离保护,用Parylene涂敷保护的产品可防水防盐雾,作为气密性材料等。目前Parylene系列部分前驱体已经逐步合成,但是Parylene AM前驱体仍然未进入研究,且该材料对于市场应用广泛,因而该研究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反应少、产物收率高、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的4-甲氨基对二甲苯环二体的合成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4-甲氨基对二甲苯环二体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1)将对二甲苯环二体、硝基甲烷、二氯甲烷于0℃下混合机械搅拌10~20min,氮气保护,滴加四氯化钛溶液后,加入二氯甲基甲醚,室温反应2.5-3h得到粗产物,经有机溶剂重结晶后得到4-甲酰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
(2)将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4-甲酰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与反应溶剂、加氢催化剂加入到充有氨气和氢气的高压釜中进行还原反应,所得粗产品经有机溶剂重结晶后得到4-甲氨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产品。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四氯化钛与对二甲苯环二体的质量比为(1-3)∶1,二氯甲基甲醚与对二甲苯环二体的质量比为(0.1-1)∶1。
上述方案中,四氯化钛与对二甲苯环二体的质量比优选为1.8∶1;二氯甲基甲醚与对二甲苯环二体的质量比优选比为0.66∶1。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重结晶采用的有机溶剂是无水乙醇和四氢呋喃混合溶剂,无水乙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或者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
上述方案中,有机溶剂优选四氢呋喃和乙醇混合溶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溶剂为甲醇、无水乙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
上述方案中,有机溶剂优选为无水乙醇。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加氢催化剂为炭载钴、炭载铜、雷尼镍、钯炭催化剂中的任一种,所述加氢催化剂与4-甲酰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的质量比为(0.01-0.08)∶1。
上述方案中,加氢催化剂与4-甲酰基-[2,2]-对二甲苯环二体的质量比优选为0.03∶1。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重结晶采用的有机溶剂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
上述方案中,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