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同源重组的变棕溶杆菌OH23基因敲除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7674.3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凌军;刘凤权;朱润杰;蒋天萍;贾艺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74 | 分类号: | C12N15/74;C12N15/66;C12N1/2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基因敲除 重组载体 构建 同源重组 交换子 敲除 微生物基因工程 小分子代谢产物 转入 基因功能研究 庆大霉素抗性 作用机制研究 感受态细胞 突变体筛选 蔗糖培养基 生物合成 遗传调控 自杀质粒 培养基 接合 突变体 再利用 抗生素 应用 筛选 基因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源重组的变棕溶杆菌OH23基因敲除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自杀质粒构建用于基因敲除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入S17‑1λpir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接合的方式将重组载体转入到变棕溶杆菌中,并在含庆大霉素抗性培养基上和含蔗糖培养基上分别进行一次交换子和二次交换子的筛选,再利用PCR进行突变体筛选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利用该敲除系统成功敲除变棕溶杆菌OH23中的两个基因,证明该系统适用于抗生素溶杆菌的基因功能研究,为其小分子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遗传调控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源重组的变棕溶杆菌OH23基因敲除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溶杆菌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分类地位上属于黄单胞科(Xanthomonadaceae),溶杆菌属(
变棕溶杆菌OH23(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变棕溶杆菌OH23的基因敲除系统不能共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同源重组的变棕溶杆菌OH23基因敲除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构建方法简单,有助于对OH23进行分子操作,尤其为其小分子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遗传调控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基于同源重组的变棕溶杆菌OH23基因敲除系统的构建方法,利用含有庆大霉素抗性基因的自杀质粒pJQ200SK构建用于基因敲除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入接合用S17-1λpir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接合的方式将重组载体转入到具有利福平抗性的OH23中,并在含利福平和庆大霉素抗性培养基上进行一次交换子,进而通过pJQ200SK载体所带的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的自杀质粒为质粒pJQ200SK。
作为改进的是,上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重组载体
设计目的基因上游臂引物和下游臂引物,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将自杀质粒与上下游同源臂利用相应的内切酶进行酶切并连接得到用于基因敲除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以电转化方式转入S17-1λpir感受态细胞中,将细胞涂布于含庆大霉素抗性培养基上培养,至于37℃静置培养,进而获得含有重组载体的S17-1λpir大肠杆菌;
步骤2,重组载体转入变棕溶杆菌OH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