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8558.3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唐舜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舜邦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车架 蹬踏 副车架 后轴 飞轮 减震 减震自行车 补偿链 主飞轮 弹簧 非固定连接 减震结构 减震效果 靠后位置 一端连接 中撑杆 钢绳 轮齿 全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震自行车,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位于所述主车架的上方,所述主车架的后端设有后轴,所述副车架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后轴上,所述副车架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中撑杆,所述后轴上设有主飞轮,且主飞轮的外侧设有蹬踏补偿飞轮,所述蹬踏补偿飞轮上通过轮齿扣绕有蹬踏补偿链,且蹬踏补偿链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主车架下方的靠后位置处设有第一蹬踏补偿固定点,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钢绳与第一蹬踏补偿固定点固定;本发明采用一套减震结构负责全车前后减震,简单直接,成本低;同时,副车架与主车架的非固定连接,由于主车架对地参数的相对不变化,所以减震软硬的设定便拥有很大的余度,减震效果可以大为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传统减震自行车都是以车架相对于前后车轮的位移来达到目的,劣势如下:前轮和后轮的减震分开进行,结构复杂;后轮减震比前轮减震的结构复杂,为了成本原因只设置相对简单的单独前轮减震的必要性不大,骑行者本身以弯曲手臂来卸除路面震动冲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后轮的震动对人的冲击才是严重的,但后轮减震结构复杂,成本也高;骑行过程中蹬踏的时候减震器会有卸力,造成蹬踏力损失;骑行过程中蹬踏的时候于是车链的拉力会对减震器产生压缩作用,减震器会缷力和蓄力,导致费力和行进迟缓滞后;过后减震器所蓄储的蹬踏力才突然释放出来,致使车辆行进不自然,影响骑行效果和骑行体验。传统减震车辆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会设定较硬的减震来应对,这又会导致减震效果不明显;无论前轮减震或后轮减震的动作过程中,前减震器的压缩造成车架前俯和后减震器压缩造成的车架后仰,都会改变车架的对地参数,比如前叉倾角,或者说主销倾角的改变,导致参数不停变化,造成车辆行驶稳定性变差,所以减震的设定都偏向于尽量硬来是拟制参数变化的幅度,但这却只是减震效果不明显,有减震的初衷相矛盾,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自行车,该减震自行车采用一套减震器负责全车前后减震,简单直接,成本低;且前轮和后轮安装在主车架上,与普通没有减震设计的车辆一样,行驶过程的主车架对地参数相对于不减震车辆是不变化的,避免了前后减震车型的车架对地参数变化对行驶稳定性的危害;同时,副车架与主车架的非固定连接,由于主车架对地参数的相对不变化,所以减震软硬的设定便拥有很大的余度,减震效果可以大为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自行车,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位于所述主车架的上方,所述主车架的后端设有后轴,所述副车架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后轴上,所述副车架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中撑杆,所述后轴上设有主飞轮,且主飞轮的外侧设有蹬踏补偿飞轮,所述蹬踏补偿飞轮上通过轮齿扣绕有蹬踏补偿链,且蹬踏补偿链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主车架下方的靠后位置处设有第一蹬踏补偿固定点,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钢绳与第一蹬踏补偿固定点固定,所述蹬踏补偿链的另一端连接有蹬踏补偿钢拉绳,所述主车架顶部的靠后位置处设有钢绳定轮,所述中撑杆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蹬踏补偿固定点,所述蹬踏补偿钢拉绳的一端绕过所述钢绳定轮与第二蹬踏补偿固定点固定,所述主车架和副车架之间的前端连接有减震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车架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车把,所述主车架的前端转动安装有前叉,所述车把与前叉之间连接有转向万向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叉下端设有前轴,且前叉下端通过前轴转动安装有前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撑杆的下端设有中轴,且中轴上转动安装有脚踏盘,所述脚踏盘通过车链与主飞轮连接,所述主飞轮上固定有后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撑杆的上方安装有坐垫,且坐垫通过螺纹杆与所述中撑杆螺纹固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车架下方靠近所述中撑杆的两端均设有加强肋,且两组所述加强肋的内侧与所述中撑杆固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车架后端位置处的上方设有后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舜邦,未经唐舜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8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多人骑行健身车
- 下一篇:车辆的转向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