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生化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0117.7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2641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检测 重金属沉淀物 生化检测 重金属沉淀剂 中药 沉淀分离法 工作效率高 金属沉淀物 样品预处理 分析材料 检测条件 减少干扰 去离子水 试剂毒性 物理性质 效率降低 因素影响 中药饮片 灵敏度 色谱峰 加宽 水中 离子 清洗 测试 | ||
本发明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生化检测方法,样品预处理;将中药饮片粉加入2~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中,加入重金属沉淀剂,离心留沉淀物;利用去离子水清洗金属沉淀物2~3次,获得重金属沉淀物;利用沉淀分离法对重金属沉淀物进行各重金属分离鉴定。本发明大幅度减少干扰因素影响,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速度,工作效率高;扩大检测范围,可对重金属进行全面广泛的检测;有效降低检测成本,检测条件要求较为宽泛,方便、便捷;避免了柱外效应、导致色谱峰加宽、柱效率降低的问题,且检测过程中不涉及的试剂毒性强,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生化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重金属通常是指密度在5g/cm3以上的金属,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指砷、汞、铅、铜、铝、铬、锡、镍、锰、锌、银、秘、钻等。其中,铝,铝的异常富集可能造成组织和器官的伤害。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早老性痴呆症、氏综合症肾脏,例如肾功能失调、肾衰竭及尿毒症骨骼及肌肉变形,例如骨质疏松软化、肌肉萎缩侧索硬化血液及心血管疾病,大脑中逐渐富集的铝会杀死神经元等。镍,镍对人体产生致敏反应和致癌影响。含镍物质对人和实验动物有很高的致癌性,当这种致癌性与某些其它因素相互作用时,还会发生细胞中毒和基因中毒现象。分子水平上的镍致癌作用机制,是镍对细胞的代谢产生有害影响。锰,锰含量高时能引起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脑血管内膜增厚,血管变窄、脑血流量减少。锰能抑制多巴胺形成,使体内多巴胺含量减少,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锌,剂量过大也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消化道刺激症状,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长期服用高浓度锌盐可抑制铜的吸收而造成贫血、生长延迟、肝细胞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降低等中毒表现;慢性锌中毒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贫血,食欲下降,合并有血清脂肪酸及淀粉酶增高。其他重金属也会带来对机体不利的危害。因此,对于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的检测十分重要。
重金属污染来源很复杂,主要与中药材栽培的地理环境、加工炮制、提取溶媒、工艺设备、接触器皿等有关。现有的中药中金属分析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分析方法中,(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受干扰因素影响较大,降低检测的灵敏度,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
(3)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范围较窄,不能对重金属进行全面广泛的检测;
(4)高效液相色谱法,易发生柱外效应,导致色谱峰加宽,柱效率降低,且检测过程中涉及的试剂毒性强,安全性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分析方法受干扰因素影响较大,降低检测的灵敏度,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检测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检测范围较窄,不能对重金属进行全面广泛的检测;检测成本高,检测条件要求过于严格,方便性差;易发生柱外效应,导致色谱峰加宽,柱效率降低,且检测过程中涉及的试剂毒性强,安全性差。
现有检测时,一般采用天然干燥方法进行中药材干燥,导致中药材效力下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生化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生化检测方法,所述的中药饮片中重金属生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样品预处理,利用高压电场干燥机对中药饮片进行干燥处理,利用中药粉碎机对中药材进行粉碎,过100目筛,获得中药饮片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