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1424.7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山川将太;岩崎龙彦;石坂友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13/74 | 分类号: | F16D13/74;F16H3/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本发明提供具备在毂构件与鼓构件之间配置有多个摩擦板的摩擦接合元件的自动变速器,能在从毂构件侧供给润滑用的工作油的同时谋求轻量化并在径向上紧凑地构成。毂构件(20)具备第一毂构件(21)与第二毂构件(31),所述第一毂构件(21)具有具备花键卡合有摩擦板的花键部的圆筒部(23)并由铁系材料形成,所述第二毂构件(31)具有具备润滑用供给油路的润滑用供给部(33)并由铝系材料形成。第一毂构件(21)的圆筒部(23)上形成有润滑用切口部(27),第二毂构件(31)的润滑用供给部(33)通过润滑用切口部(27)向摩擦板供给润滑用的工作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属于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已知通常具有与发动机等驱动源连结的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等流体传动装置和与流体传动装置连结且具备多个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制动器等多个摩擦接合元件的变速机构,通过油压控制选择性地接合多个摩擦接合元件从而达成减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段。
近年来,存在顺应自动变速器的多段化、轻量化要求等而废除流体传动装置的倾向。这种情况下,考虑对起动时以1速的变速段进行接合的至少一个摩擦接合元件进行滑动控制,由此避免发动机熄火并实现顺畅的起动。
在对起动时以1速的变速段进行接合的摩擦接合元件进行滑动控制的情况下,与油压室旋转的离合器相比,油压室不旋转的制动器在接合时的控制性较好,因此考虑对起动时以1速的变速段进行接合的制动器进行滑动控制。
在如此构成的自动变速器中,起动时以1速的变速段进行接合的制动器中滑动控制的实施频率较高,因此为了维持所需的耐久性需要有效地抑制由滑动控制导致的摩擦板的发热。
为了抑制摩擦板的发热,可考虑增加向摩擦板供给的润滑用工作油的量以提高冷却性能,然而在变速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收纳于变速器壳体内的规定的旋转构件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多个摩擦板的制动器中,恐怕润滑用的工作油会滞留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周面附近致使摩擦板间产生拖曳阻力从而使旋转阻力增大。
相对于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起动时被滑动控制的以1速的变速段进行接合的制动器中,在结合于变速器壳体上的毂构件的外周面和结合于规定的旋转构件上的鼓构件的内周面之间配置多个摩擦板。
图21是示出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的制动器的剖视图。如图21所示,该制动器200具有结合在变速器壳体201上的毂构件202、结合在规定的旋转构件203上的鼓构件204、配置在毂构件202与鼓构件204之间的多个摩擦板205、以及将多个摩擦板205接合的活塞206。
制动器200中,润滑用供给油路207如箭头208所示从变速器壳体201通过结合在变速器壳体201上的连结构件209内向径向内侧延伸,且通过形成于毂构件202外周面的花键部210从轴向一方侧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并向多个摩擦板205供给润滑用的工作油。
润滑用的工作油受到花键卡合在鼓构件204上的摩擦板205的离心力而如箭头211所示向径向外侧移动并被供给至摩擦板205间,从而对由滑动控制导致的摩擦板205的发热进行冷却。并且,向鼓构件204内周面移动的润滑用的工作油藉由鼓构件204的旋转而如箭头212所示向轴向外侧移动从而抑制滞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00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动器中,如图21所示,润滑用的工作油通过在毂构件202外周面上形成的花键部210从轴向一方侧向轴向另一方侧移动,因此在到达摩擦板205之前会如箭头213所示地向径向外侧流出从而引起摩擦板205冷却效率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