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1545.1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0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焕;冯欣;李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州制糖工业研究所;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C9/1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谢乔良;姜开远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产物 甘蔗渣 纳米纤维素 制糖 制备 机械性能 合理高效利用 火灾安全隐患 聚合物改性 生产成本低 生物相容性 影响和危害 复合活性 高压均质 功能材料 领域应用 柔性电子 生态环境 生态效益 制备过程 工艺流程 漂白 溶剂 乙醇 超声 脱纤 细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所述的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包括干燥、粉碎、漂白脱纤、超声细化和高压均质步骤。本发明方法可以合理高效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消除火灾安全隐患,提高甘蔗渣的附加值,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纳米纤维素,其直径20~300nm,比表面积大,具有机械性能高、生物相容性好、复合活性高等优点;本发明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实施,生产成本低,制备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副产物,产物可均匀分散于水、乙醇等多种溶剂,在柔性电子、功能材料、聚合物改性等领域应用前景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化石资源的高分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和非生物降解性引起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利用天然生物质制备纳米纤维素,取代石油、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应用于纺织,建材,汽车,个人护理等领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天然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生物高分子,它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植物、动物以及一些细菌等中。纳米纤维素是直径小于 100 nm的超微细纤维,也是纤维素的最小物理结构单元,与非纳米纤维素相比,它具有高强度、高亲水性、高透明性等优点,加之具有天然纤维素轻质、可降解、生物相容及可再生等特性,在造纸、建筑、汽车、食品、化妆品、电子产品、医学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甘蔗渣是制糖生产的副产物,干化的甘蔗渣成分包括木质素18~22%、纤维素40~50%、半纤维素25~30%、蛋白质2.5%、粗灰分2.5%、果胶质1.5%,脂肪、糖分等1.5-2.5%,纤维素含量比其他常见天然生物质原料高。云南省是甘蔗种植第二大省,蔗糖产业是云南省当地产业的支柱项目,曾带动当地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但近十多年以来蔗糖产业举步维艰,急需引进先进技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云南省甘蔗年入榨量在1500万吨以上,生产副产物干化甘蔗渣约160万吨,其中约130万吨供给糖厂锅炉做燃料,剩余约30万吨堆积放置,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存在火灾安全隐患。利用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可实现制糖副产物甘蔗渣的高值化利用,同时具有廉价、量多、易收集、纤维素含量高等优势,对推动云南的蔗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大多需要经过多步碱、酸或者酶处理,工艺流程长,成本较高,限制了纳米纤维素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包括干燥、粉碎、漂白脱纤、超声细化和高压均质步骤,具体包括:
A、干燥:将制糖副产物甘蔗渣干燥得到物料a;
B、粉碎:将物料a粉碎过40目筛得到甘蔗渣粉末b;
C、漂白脱纤:将甘蔗渣粉末b中加入甘蔗渣粉末b重量40~80倍的过碳酸钠复合脱木素试剂,在温度30~70℃条件下搅拌反应1~3h进行漂白,然后升温至80~120℃搅拌反应1~5h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杂质,过滤取滤渣洗涤抽干至中性得到物料c;
D、超声细化:将物料c中加入甘蔗渣粉末b重量40~120倍的去离子水,超声破碎得到触感无颗粒感的半凝胶态纤维素d;
E、高压均质:将触感无颗粒感的半凝胶态纤维素d均质得到目标物纳米纤维素。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合理高效利用制糖副产物甘蔗渣,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消除火灾安全隐患,提高甘蔗渣的附加值,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州制糖工业研究所;上海大学,未经德宏州制糖工业研究所;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茶果壳高得率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纸浆绿色漂白方法及制得的纸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