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葱总蒽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2932.7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需;陈德力;刘洋洋;许旭东;魏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31/04;A61P9/08;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15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葱总蒽醌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葱总蒽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1)取红葱干燥的上部分或鳞茎,提取过滤,得到浓缩液;(2)按浓缩液与水的体积比为(0.5‑3):1混合,加热至30‑50℃,溶解得处理液,继续加热至60‑75℃,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至洗脱液无色,用50‑95%的乙醇洗脱至洗脱液不含总蒽醌成分;(3)减压回收乙醇,剩余提取液浓缩上样至色谱柱,用25~30%和45~50%甲醇水溶液洗脱至洗脱液无色,用100%甲醇溶液洗脱,用纯丙酮洗脱,收集甲醇和丙酮洗脱液,干燥,得红葱总蒽醌。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提取纯度高、提取效果稳定,将红葱总蒽醌运用于抗菌和舒张血管的治疗药物中,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疗效确切,可长期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葱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葱总蒽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红葱(Eleutherine americana Merr.et K.Heyne),多年生草本,为鸢尾科(Iridacea)红葱属Eleutherine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台湾及福建等地;非中国药典收载用药,但为南方少数民族如傣族、彝族、德昂族、黎族等常用中草药。药用部位为全草、鳞茎,该药性苦,味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心悸、头晕、跌打肿痛、吐血、咯血等症。药理活性筛选表明红葱提取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扩张动脉血管、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已有学者从红葱中分离得到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如萘酚类、萘醌类、糖苷类、甾体类等,其中萘酚和醌类含量最为丰富。红葱总蒽醌是红葱的主要成分之一,经研究发现其可用作制备抗菌或舒张血管的有效药物,同时对于进一步综合利用药材,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有关于红葱总蒽醌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抗菌和舒张血管方面的治疗药物中的运用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目前亟需研究提取纯度高、提取效果稳定、操作简便且安全的红葱总蒽醌的提取方法,以提高红葱总蒽醌在抗菌和舒张血管方面的治疗药物中更广泛运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提取纯度高、提取效果稳定且安全无污染的红葱总蒽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红葱总蒽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取红葱干燥的上部分或鳞茎,净选、粉碎,加入至90~95%乙醇中浸泡、提取、过滤;过滤后的药渣,再加入90~95%乙醇提取2-3次,过滤,合并滤液,并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冷却;
(2)富集:
上柱液的处理:按浓缩液与水的体积比为(0.5-3):1,向浓缩液中加入中性水,加热至30-50℃,搅拌溶解,得到处理液;
树脂吸附:将处理液继续加热至60-75℃,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然后用水或质量浓度为1-15%的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质量浓度为50-95%的乙醇洗脱至洗脱液不含总蒽醌成分;
(3)精制:
将步骤(2)得到的50-95%的乙醇洗脱液,经减压回收乙醇,剩余提取液经浓缩后,上样至色谱柱,用25~30%和45~50%甲醇水溶液洗脱至洗脱液无色,继续用100%甲醇溶液洗脱四个柱体积,再用纯丙酮洗脱四个柱体积,收集甲醇和丙酮洗脱液,浓缩至干或喷雾干燥,研细,粉碎,过筛,包装,即得红葱总蒽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葡萄籽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络精油及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