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及用其提取酶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4521.1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红;鄢铮;骆志坚;赵依杰;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9/02;C12N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莉娜;黄秀婷 |
地址: | 35001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境 农作物 防御酶 提取液 酶液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苯丙氨酸解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酚氧化酶 二硫苏糖醇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六水氯化镁 谷胱甘肽 抗坏血酸 甘油 酶活性稳定 比例配制 去离子水 试验程序 试验效率 耗时 研究 | ||
1.一种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去离子水、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抗坏血酸、二硫苏糖醇、谷胱甘肽、六水氯化镁和甘油;其中,每500ml溶液中包含3.00-3.10g重量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8-0.09g重量的抗坏血酸、0.07-0.08g重量的二硫苏糖醇、0.15-0.16g重量的谷胱甘肽、0.50-0.60g重量的六水氯化镁以及95-105ml的甘油,且该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的pH值为6.9-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每500ml溶液中包含3.0285g重量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881g重量的抗坏血酸、0.0771g重量的二硫苏糖醇、0.1537g重量的谷胱甘肽、0.5083g重量的六水氯化镁以及100ml的甘油,且该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的pH值为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的pH值是采用1-2mol/L盐酸溶液调节的。
4.一种提取农作物逆境防御酶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1)研磨材料:称取所要提取的农作物材料于研磨容器中,加入适量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再加入适量帮助研磨的石英砂,之后将农作物材料和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的混合物研磨成匀浆;
(2)将匀浆移入离心管内:将步骤(1)所得匀浆液全部倒入离心管中,之后用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清洗研磨容器内壁至少1次,每次清洗时加入1.0-1.5ml的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到研磨容器中,每次清洗完将清洗液倒入离心管中;
(3)离心:将离心管置于温度3-5℃、转速15000-16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29-31min;
(4)获得酶液:离心后取出离心管,取上部的上清液即为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材料为新鲜的农作物材料或为经液氮冷冻处理后冻存于超低温冰箱中的农作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材料为茎尖、叶片或果肉;每0.4-0.5g重量的茎尖或叶片加入4-5ml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每4-5g重量的果肉加入4-5ml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是冷藏保存于3-5℃冰箱中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获得酶液后,将该酶液于3-5℃冰箱中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容器使用前于3-5℃的冰箱内预冷,使用时置于冰袋上,于冰浴状态下进行步骤(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农作物逆境防御酶提取液清洗研磨容器内壁的次数在3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5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