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配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7241.6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王玉强;杨孔林;陈理;胡荣春;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D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27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环 接合齿圈 摩擦部 摩擦面 外锥 汽车手动变速器 大端 摩擦接合 配合结构 接合齿 鼓形 内锥 小端 弧形弯曲 轴向延伸 轴向移动 舒适度 弧顶 减小 连线 噪声 摩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配合结构,包括接合齿圈、同步环,所述接合齿圈具有轴向延伸的外锥摩擦部,所述同步环具有内锥摩擦面,所述同步环通过轴向移动使内锥摩擦面与接合齿圈的外锥摩擦部形成摩擦接合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齿圈外锥摩擦部轴截面的大端至小端之间呈弧形弯曲,形成鼓形摩擦面,所述鼓形摩擦面的弧顶距大端、小端之间连线的高度为0.03~0.05mm。同步环与接合齿的摩擦接合平稳顺畅,且同步环与接合齿的分离解环也容易,减小了噪声,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手动变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手动变速器的同步器有常压式和惯性式两种类型,其中惯性式同步器是通过同步环与齿轮上的接合齿圈摩擦接合实现的同步,同步环设置有摩擦内锥面,接合齿圈设置有摩擦外锥面。当同步环的摩擦内锥面与接合齿圈的摩擦外锥面接触后,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与接合齿圈固定的齿轮的转速迅速降低或升高到与同步环相同的转速,实现两者的同步旋转,使接合齿圈相对于同步环的转速为零,因而惯性力矩也同时消失。这时在换挡杆作用力的推动下,接合套不受阻碍地与同步环的齿圈接合,并进一步与接合齿圈接合,完成换档的过程。但因目前是由同步环的摩擦内锥面与接合齿圈的摩擦外锥面两平面的摩擦接合,同步环在受力变形后易粘贴在接合齿圈上,使得同步完成后的解环困难,大大增加了解环力,造成了换挡卡滞,出现碰撞,产生噪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同步环的断裂失效,提高了变速器的故障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配合结构,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摩擦接合平稳顺畅,且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分离解环也容易,减小了噪声,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配合结构,包括接合齿圈、同步环,所述接合齿圈具有轴向延伸的外锥摩擦部,所述同步环具有内锥摩擦面,所述同步环通过轴向移动使内锥摩擦面与接合齿圈的外锥摩擦部形成摩擦接合或分离,所述接合齿圈外锥摩擦部轴截面的大端至小端之间呈弧形弯曲,形成鼓形摩擦面,所述鼓形摩擦面的弧顶距大端、小端之间连线的高度为0.03~0.05mm。
所述同步环的内锥摩擦面锥度与接合齿圈外锥摩擦部的外锥锥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接合齿圈、同步环,所述接合齿圈具有轴向延伸的外锥摩擦部,所述同步环具有内锥摩擦面,所述同步环通过轴向移动使内锥摩擦面与接合齿圈的外锥摩擦部形成摩擦接合或分离,所述接合齿圈外锥摩擦部轴截面的大端至小端之间呈弧形弯曲,形成鼓形摩擦面,所述鼓形摩擦面的弧顶距大端、小端之间连线的高度为0.03~0.05mm。手动变速器换挡时,同步环受力产生轴向移动,同步环的内锥摩擦面会先与接合齿圈的外锥摩擦部的鼓形摩擦面接触产生滑动摩擦,再与接合齿圈的外锥摩擦部的大端接触,最终使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转速相同,实现同步完成换挡。接合齿圈的鼓形摩擦面使得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接合更顺畅,避免了接合时碰撞的产生,提高了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同时,完成换挡后的解环也容易,接合齿圈的鼓形摩擦面避免了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粘贴在一起的情况,接合齿圈与同步环的配合好,而且接合齿圈的鼓形摩擦面对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分离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防止了换挡卡滞的现象,减小了噪声。同时还可避免同步环断裂失效的情况,减少变速器的故障频率,增加了客户的使用舒适度。
所述同步环的内锥摩擦面锥度与接合齿圈外锥摩擦部的外锥锥度相同,相同的锥度会使得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摩擦配合更好。
本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配合结构简单,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的接合顺畅,避免了接合时碰撞的产生,提高了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同时,完成换挡后的解环也容易,接合齿圈的鼓形摩擦面避免了同步环与接合齿圈粘贴在一起的情况,防止了换挡卡滞的现象,减小了噪声,增加了客户的使用舒适度。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7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效果好的齿圈
- 下一篇: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双蜗杆自消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