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的自动化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7902.5 | 申请日: | 201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念涛;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念涛 |
主分类号: | B29C63/42 | 分类号: | B29C63/42;B29C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28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板 模具 移动装置 放线 气缸 自动化生产线 传动装置 取料位置 热塑装置 同一水平面 自动化设备 夹持机构 间隔设置 模具输送 模具移动 模块位置 模块移动 热塑成型 人工成本 生产产品 移动道路 平衡柱 热缩管 人工的 传动 放料 基板 职位 配合 | ||
1.一种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基板(11)、用于放置导线的台板(12)、用于将台板(12)悬置在基板(11)上方的平衡柱(13), 所述台板(12)包括第一台板(12)和第二台板(12),所述第一台板(12)与第二台板(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台板(12)和第二台板(12)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夹持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是: 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指夹(21)、杠杆(22)及推杆电机(23),所述指夹(21)设置为L型,其带有折角的一端置于台板(12)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台板(12)与杠杆(22)的一端连接,所述杠杆(22)与台板(12)的下端面轴销铰接,所述杠杆(22)相对指夹(21)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推杆电机(23)的推杆铰接。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放线模块的移动装置(3)、给热塑管加热的热塑装置、移动热塑装置的传动装置(5)、用于升降放线模块的一号气缸(6);
所述移动装置(3)将放线模块移动到指定职位,由传动装置(5)将热塑装置传动到放线模块位置对热缩管热塑成型后,再通过移动装置(3)与一号气缸(6)配合将放线模具(1)输送到取料位置,最后,移动装置(3)将取过料后的放料模具移动到初始位置,取料位置处于一号气缸(6)到初始位置的移动道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所述第一支架(51)与第二支架(52)的顶部均设有Y轴硬轨(54),在第一支架(51)与第二支架(52)之间连接有X轴硬轨(53),所述X轴硬轨(53)上连接有Z轴硬轨(55),所述X轴硬轨(53)的滑台与Y轴硬轨(54)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Z轴硬轨(55)的滑台与X轴硬轨(53)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4)连接在Z轴硬轨(55)的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热塑装置包括上加热模(41)、下加热模(42)、用于将上加热模(41)与下加热模(42)相对和相向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7),所述上加热模(41)包括上固定板(411)、上加热板(412)及上导热板(413),所述上加热板(412)的顶端固定在上固定板(411)上,所述上导热板(413)固定在上加热板(412)的底端,所述下加热模(4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下导热板(421)、下加热板(422)及下固定板(423),所述上加热板(412)和下加热板(422)内均设有电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Z轴电机(71)、Z轴丝杆(72)及Z轴加热滑台(73),所述Z轴丝杆(72)由Z轴电机(71)带动旋转,所述Z轴丝杆(72)的两端螺牙方向相反,所述Z轴丝杆(7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丝杆套和下丝杆套,所述上丝杆套与下丝杆套外分别连接有上丝杆座与下丝杆座,所述上固定板(411)与下固定板(423)分别通过上联板与下联板与上丝杆座和下丝杆座固定连接,所述上丝杆座与下丝杆座均与Z轴加热滑台(73)滑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Z轴硬轨(55)滑块的正面,在Z轴硬轨(55)滑块的背面设有X轴加热电机,在Z轴硬轨(55)滑块的正面设有X轴丝杆,所述X轴加热电机与X轴丝杆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加热装置(4)连接X轴丝杆上,并且通过X轴丝杆的转动沿X轴方向水平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一号输送带(31)、二号传送带(32)、三号传动带(33)及四号传送带(34),所述一号传送带、二号传送带(32)、三号传送带及四号传送带(34)构成口字型循环移动路径,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一号传动带与三号传送带之间,且处于二号传送带(32)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念涛,未经沈念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79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凝胶内无支撑3D打印仿生支架的方法